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前尘往事历历在目,却不堪回首!
师傅他老人家的前半生经历,可以说既有豪情万丈,也有阴差阳错之下的诸多的无奈!
岁月沧桑静好,在此处三十年弹指一挥间,让他充满无限感慨。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他都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时而黯然神伤!我没有去刻意的劝慰他,而是依然每天练功,读一读这里的古籍书简。
第三天中午,我们出了山洞回到老道庙。下午我写完小楷后,师傅似乎才从这两天的情绪中摆脱出来,并与我谈起这山洞的内情。
这座洞俯的主人应是汉代的,从竹简的内容推算,大致是汉末。
我闻言不由心中一惊!这与我执行时空任务的时间节点很近。
师傅并未察觉我的神情变化,而是继续讲述着;里面的阵设琴棋书画皆有,而且还有一鼎丹炉,原本放置在洞的中心位置。
丹炉上方正是一线天的裂缝处。
师傅早年间出洞时未防不测,就埋在了洞内的土里。
而此洞的第二位主人应是宋代的,这也是从洞内所留的书籍中推论出来的。据师傅与“丰臣正雄”分析,此人应同他们二人一样,是偶然发现此处的。但师傅后来独自返回山洞这十年,终于有了新的发现…
从宋代第二个进入此洞的人,所准备的东西来看,他是提前计划好的,炼制丹药所需的天材地宝中,产自南方地区的颇多。
最关键是从他的练功心得杂记中,十分明确了与汉代洞主,同为一脉相承的!
修习相同的内功心法,练制丹药的配方也大致相同。而有所不同的是;所需材料的改进。
更为关键的是;在娟本杂记中有一段文字线索“先祖遗愿终有传承”。
这是他修为大成时,在未页中的一句话。古人只有对自己血亲才会称为“先祖”。
据此师傅认为,后来的宋人应是凭借遗物或传承,才找到这个山洞的。否则当时的小兴安岭人迹稀少,在茫茫群山中,误入的可能性非常小。
我觉得师傅的分析是对的。没有任何线索,就那地方连鸟误入的可能性都不大!
师傅讲至此处不由叹口气道:“现如今我也不知这位汉代大家究竟是哪位先人,竟有如此神通”。
我不解地追问道:“师傅您说的是什么神通啊!不就是一堆刻了字的竹简吗”?
师傅闻言微笑着反问道:“你知道我与丰臣正雄因何痴迷于此吗”?
我揺摇头。师傅缓声解释道:“里面的典籍有《素书》《三略》《青囊经》以及郭璞的《气感篇》,丘延翰的《理原论》中卷,《天官书篇》还有丘延翰的《天元金书符》,郭璞原作《神契篇》《丛辰篇》,以及《灵台秘箓》《赤电经》《灵棋经》等……这些经书那一部都可称之为奇书了”!
由其是“丰臣正雄”身为玄门中人,而师傅是因洞内的“周易参同契”所迷,研读之下,一晃十年竟不自知……!
师傅轻叹一声后对我说道:“寒假回来后,你每周都要去那里背读里面的经史子集”。
我无奈地点点头,又追问道:“还是只背写不研读吗”?
师傅回了一个字“是”。
元旦开学的第一天下午,我就请假陪师傅他老人家去办理了护照。
工作人员看到师傅的年龄栏内,九十六岁不由新奇。办理过程中,还不断询问着母亲关于养生的问题!弄的母亲是啼笑皆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