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妍说道:“我们倒是没问题,大一赚了不少钱,可今年的新生就麻烦了,听董老师说,今年将近十几个农村的学生,生活很困难,都拿着大队上开的贫困证明呢。”
“社会实践呢?”
“自从被学校抓上去,提成降低了不少,辛苦一天,可能五毛钱都赚不上,再说了,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学生不大买衣服了呢。”
高义说道:“因为市场饱和了,去年我们卖了一年,这玩意又不是米饭,今天吃了明天还得吃。”
“也是,一身牛仔服能穿好几年。”
方妍问道:“高老大,你还有什么点子帮一帮他们吗?”
可能因为方妍同样出自农村,所以对农村来的学生格外关注一些,知道农村孩子读大学不容易,每个月十来块钱的助学金,面对汹涌的物价,有点捉襟见肘。
高义说道:“校学生会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发财,而是解决大家的温饱问题,所以把提成降低了很多,用赚来的钱补贴其他困难的同学。”
“你有法子帮帮他们吗?”
“全校农村来的学生至少过千,我帮的过来吗?”
“你可以请他们去你家的厂子打工啊。”
高义好像抓住了什么。
去我家的厂子打工?我的公司这么有吸引力吗?
高义恨不得狠狠的亲一口方妍,方妍给高义打开了一道门,一道聚拢人才的门。
高义记得很清楚,1986年,国家摒弃了大学生必须包分配的模式,允许社会公司和企业到大学选拔人才,只要接收了大学毕业生,公司给学校一笔赔偿金即可,好像钱也不多。
现在的大学生可和扩招后的大学生不同。
现在的大学生真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自身素质没的说,工作能力也没的说,都是最顶尖的人才,何况知名院校的人才,更是一人难求。
私营企业可能没有多少吸引力,可如果是港资企业呢?
毕业后到港资企业,收入是进入政府和国企的两倍以上,谁不心动?
这是个双赢,不,多方赢的局面。
学校解决了毕业分配的压力,赢了。
学生拿到了今后几年的生活保障,赢了。
高义的公司得到了人才,也赢了。
大家见高义不说话,好像在想法子,谁都不敢说话。
过了半晌,高义才说道:“抽空我去跟学校谈一谈吧。”
方妍惊喜的问道:“高老大,你能帮他们?”
“不一定,还要看学校的态度,来,不说了,恭喜两位再次获得一等奖学金。”
气氛逐渐的热烈起来。
一直吃到晚上九点半,宿舍要关门了,大家才散伙。
方妍故作生气的说道:“你是不是跟老板打招呼了?为什么我们十个人才吃了十块钱。”
“老板今天搞活动,打一折。”
“肯定是你打招呼了,要不不可能这么便宜。”
高义哈哈笑了起来,“省钱了还不高兴,赶紧回去吧,要不进不去宿舍了。”
程秀琳问道:“你不回学校?”
高义无奈的说道:“这么多贫困学生等待着我的帮助,我要连夜拉赞助啊。”
众人集体鄙视高义。
等看着大家进了校门,高义才招了招手,沈林把车开了过来。
“沈哥,京城很安全,你不必如此。”
“没事,我的工作就是保镖。”
“哎,说什么都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