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林叔,高义,抓紧出来,公社陆书记过来了。”
高炳林一听,赶紧整理了一下衣服,小跑着出了门。
高灿英介绍道:“这是咱公社的陆建国陆书记,陆书记,这是我们大队的高炳林,他身后的就是高义。”
高炳林立刻弯下了腰,主动伸出双手,紧紧的握住陆建国的手,激动的说道:“欢迎陆书记,欢迎陆书记。”
陆建国哈哈笑着说道:“不请自来,叨扰高老师了。”
“陆书记能来我家,是我家的荣幸呢。”
“哈哈,你孙子高义考上了京华大学,是咱们灵丘县的第一个,为咱们长冶乡开了个好头啊,给咱乡里争了光啊。”
高义注意到,陆建国用的是长冶乡,而不是长冶公社,也就是说,长冶可能要撤公社设乡了,等到九十年代中期,再次撤乡设镇,之后就变成了长冶街道。
“感谢领导,感谢,都是学校教得好,党培养的好。”
陆建国和他身后的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陆书记,诸位领导,里面请。”
陆建国环顾了一下四周,一只手掐着腰,开始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看看你们大队社员的精神面貌,看看你们大队的住宿条件,当真不错,不是不错,是走在了咱们全乡的前列。”
众人纷纷附和,只有高义内心吐槽,我家是全村最好的宅子,你拿我家的宅子和其他村比?不在一个维度上啊。
“你们村能出一个重点大学生,说明你们村的教育抓得好,说明你们大队是有战斗力的队,希望你们大队干部继续保持,不骄不躁,带领社员们发家致富奔小康!”
陆建国说完后,村民们纷纷鼓掌。
只有高炳林等大队干部没有鼓掌,脸上甚至有惊恐的表情。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队干部们可知道陆建国这句话的含义,他竟然要求大队干部带头发家致富!
高义也听出了门道,再次回想陆建国到底是何方人士。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没有一点点方言口音,三十多岁的年龄,能干这第一任乡党委书记,说明背后有人。
说话大胆,而又不出格,在国家层面还没有明确的定论下,陆建国就敢让大家发家致富奔小康?
虽然早就有了发家致富奔小康的概念,但大家都在等在看,没看到有的地方还在没收个体工商户的货物吗?
改革开放的春风,并没有吹到所有的地方,尤其是北方地区,思想更是保守。
能在保守的北方地区说出发家致富奔小康这句话,已经很难得了。
“陆建国?后世没这个人啊,哪蹦出来的?”
高义想不通,既然想不通,那就走一步看一步吧。
高长青见人越来越多,立刻安排人去公社大采购,什么花生瓜子香烟,只要有的,一律买回来,不要在乎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