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是龙省第三大城市,其实也没多大,但是相对于来宾市就大得多了,一个区就顶一个来宾市。
手绢厂在一条胡同里,车开不进去。
她把车停在路边,车窗留个缝,让离大谱待在车上。
她徒步走进胡同。
手绢厂是个国营小厂,据说全厂只有两百左右的职工。
一个穿着大毛衣外套的中年女人从厂子里走出来。
童小茜走过去拦住她,“大姐,您好!”
女人停下脚步看看她,“你有什么事?”
童小茜笑笑,“大姐,这是手绢厂吧?”
“对对,你找谁?”
“我想问问厂里的招工情况。”
女人打量她一下,“啧”了一声,“招工?招啥工?现在厂子都开不出工资了,不可能再招工了。”
“你这么年轻干点啥不好?现在还哪有愿意到国营厂上班的了?”
童小茜像是闲聊一样打听,“手绢厂现在效益不好吗?”
大姐哎呦一声,“何止是效益不好?我们这一年断断续续好几次开不出工资了,之前厂里把手绢发给我们让我们自己去卖,卖出来了就抵工资,后来又不知道从哪整来一批鱼发给我们抵工资。”
“哎呦,我去了市场都臊得慌,哪卖过货啊?结果去了一看,都是我们厂的职工在那卖鱼,谁都不好意思开口卖,你说不卖咋整?没钱啊!”
“这次厂领导和陶瓷厂用手绢换盘子碗。他们厂也开不出工资了。两边领导想着换换样卖。我这着急出去找车拉盘子呢。”
童小茜又问,“单位没搞什么第二产业吗?”
大姐又叹口气,“搞了,从宝岛进了几台压缩机,做压缩毛巾,结果也没啥销路,现在机器在那闲着呢,前段时间给人家加工压缩木耳蘑菇啥的,赚了点加工费。”
“还做过一段时间口罩,还有个职工承包了车间,拉了几个厂职工搞来六台袜子机,织袜子卖,袜子倒是织出来了销路不好。”
“现在食堂那几个人搞盒饭卖呢,听说卖得也不咋样……所以我劝你,这么年轻,找个私人卖货的也别进厂,最起码能开出工资。”
“姑娘,我不和你说了,我得赶紧找车去,要不然那些盘子碗好的都让他们挑完了。”
大姐匆匆忙忙的离开。
童小茜又拦下一个手绢厂的职工打听了一下。
八十年代中后期国家颁发国营企业单位自负盈亏条例,厂子就不景气了。
没人愿意投资一个手绢厂,认为没有前途。
七八十年代手绢厂的主要销售地就是北方地区,最远到达京市。
效益还不错。
那时想要进手绢厂还得走后门。
改革开放以后南方经济崛起,大批便宜又好看的手绢销往北方城市,让手绢厂一下没了销路。
靠着政府的补贴还能维持。
结果自负盈亏以后,这种小厂就成了鸡肋,完全属于放养状态。
手绢利润太小,原来订货的商店要么改进南方产品,要么不做手绢生意。
而江城的一个手绢成本要比南方手绢贵一两毛左右。
东北严寒,冬天厂里的暖气费用,职工的取暖费用,这些都要算在手绢成本里。
南方天气热,手绢印花之后放在厂院里一会儿就干。
东北的手绢厂还需要烘干机,机器所需的磨损费、维修费、电费无疑又增加了一笔费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