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再兴:从攻略董白开始

第六十三章 匡表言罪过 甄尧知进退

简而言之,概括刘协的书信内容,大意是:“朝廷立法、地方执法;官员造法,实为非法。法自上出,官民皆从。法自官出,民乱自生。”

王匡读懂了信中的意思,自是知道皇帝不喜自己的举措。希望自己尽快纠正错误的做法,而不是要等到酿成大错。

他连忙朝京城方向叩谢请罪,然后坐在案几上,开始书写回信。

将手写的书信交给小黄门,王匡随即又取出一块玉石,递至小黄门的手中道:“烦劳内官之处,还望见谅。”

看着手中的玉石,小黄门笑着说道:“好说好说。”

小黄门也未歇息,径直便骑马离开了郡守府。

王匡也不敢怠慢,急忙命人下令,凡确有不法者,皆依律处置,不可以财货抵罪。凡不当关押者,一律释放,不得轻忽。

他没想到,当今天下,法纪松弛,人心涣散。陛下立意着眼于法令,要求百官遵守,倒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默默思索间,他再次取出刘协的书信,认真诵读,若有所思。

--------

一日后,小黄门一路疾驰,将信件送至穆顺手中。由穆顺呈递于皇上。

刘协展开书信,上书:“臣匡言,地方法纪松弛,人心涣散,匡本欲严令地方遵纪守法,以匡扶人心。然匡有罪,竟然欲谋以财货抵罪之法,败坏法纪。匡行有悖逆,仰赖陛下指正,方未酿成大错。实匡之幸也!匡不胜感激涕零,谨拜表以闻。”

刘协摇了摇头,笑着将其收起。

王匡此人,有避重就轻之嫌。不过,察其言观其行,若是其有不法,自交有司论处。

其后,中山甄氏、临淮鲁氏、徐州糜氏三家先后抵京,向宫中报送名帖。

然而,刘协有了卫氏托底,便不欲浪费时间,再分别接见三家。故让先到的中山甄氏在驿馆等待,直至三家齐聚,方才命人召见,卫兹也在召见的行列。

这几日,卫兹在京城一直没有闲着,按照刘协的要求,命人打听各种物价的信息,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然后思考平抑物价的措施。

他发现,当务之急,便是洛阳城粮价高企,使得城外的平民生活很是窘迫。

因此卫兹连忙派出商号的管事,令其回陈留嘱托七弟卫章多收些粮食,运至京城,以纾解京城粮荒之祸。

幸赖刘协命人剿匪和平叛,使得沿途还算平安。中山甄氏也有惊无险地抵达了洛阳城。他们亦是被安排入住驿站。

甄氏乃中山豪强望族,汉太保甄邯的后代。

甄邯的岳父博山侯孔光是孔子第十四世孙,太师孔霸之子,四朝辅政大臣,历任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乃汉平帝刘衎的老师。甄邯及族中子弟正是凭借岳父孔光的名望和背景入朝为官。

权臣王莽当政时期,甄丰一路晋升,官至大司空;甄邯官拜大司马,后又出任太保,执掌天下兵权;甄丰的儿子甄寻任侍中、京兆尹;甄心为光禄勋,可谓是“一门四甄”。

然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如今,甄氏家道中落,甄宓之父甄逸官至上蔡令,已于四年前病逝。甄宓的从兄甄俨现任曲梁长。常山人甄张氏目前主持家业,三子甄尧则辅佐母亲张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大明:爱卿,何故造反?
来阅文旗下网站阅读我的更多作品吧!
左手握把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剧透:说好的强秦,你二世而亡?
李昱作为一个刚毕业的人,本想通过做历史剪辑Up主谋生,不料却偶然推动了命运的齿轮!开局第一个视频,直指二世而亡的强秦。祖龙:我刚四海归一,你告诉我二世而亡?
小鸡吃老英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让你治水患,你刨皇帝祖坟?
武华年穿到大乾朝,成了一方县令。武华年倾尽全力将卧龙县打造成了一方富县。武华年本想躺平,享受美好生活。谁知那一日大乾皇帝突然到访,使得他离自己躺平的梦想越来越远。
马龙藏海
大唐逍遥侯
大唐逍遥侯
作者很懒,当年误入书坑……玩够了,还是要把坑填上的。嗯,完本后,改个笔名,这样大家就都不认识我了。
工具超人
平乱传
平乱传
大琼帝国末年,百姓民不聊生,全国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最后整个国家四分五裂,呈群雄割据之势。赵阳也是起义军的一份子,看赵阳如何在群雄中夹缝生存,如何一个个消灭群雄,最终平定乱世,改天换日建立新的秩序。
败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