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再兴:从攻略董白开始

第五十一章

待诸将离去,曹操坐在空无一人的大厅里,再次想起他临行时,刘协对他的殷切期望。

他遥望洛阳,心道:“陛下夙兴夜寐,操劳政务,臣岂敢怠惰,当以身报国,兴汉室。”

想到这里,他命人送请帖于太原王氏、太原郭氏、太原温氏、太原孙氏和太原张氏。

太原郡能够得以保全,仰赖这些地方大族出力。至于他们是否和内附的南匈奴王庭有勾连,这就不得而知。

太原王氏,世代担任州郡的重要官职,王柔曾为护匈奴中郎将,其弟王泽曾为雁门太守。朝中大臣王允并非晋阳王氏一支,而是属于祁县王氏。

太原郭氏亦是高官士族之家,祖辈郭遵曾为兖州刺史,光禄大夫,名声很大,乃是“八儁”之一。父辈郭全曾为大司农,亦是名望不低。

太原温氏开基祖先温何,乃汉初燕将军第一代恂倾侯温疥之孙,温恕乃是当代涿郡太守。后世温庭筠亦是出自太原温氏。

太原孙氏,《新唐书》记载,孙福为太原太守,遇赤眉之难,遂居太原中都。后家世中落,一直式微,直至孙资仕魏,始有孙氏之盛。如今,孙资尚在太学,孙家倒不甚出名。

太原张氏,虽是大族,却声名不显,主要是尚未出现名士和名臣,算不上豪族。

午时正,晋阳刺史府。

曹操举起酒杯道:“操领并州刺史,初临贵地,知悉诸君乃太原大族,护卫太原郡周全。操代朝廷感谢诸位!”

王柔作为一众宾客中最年长、威望最高的官员,首先出声道:“并州百姓盼府君久矣,今日府君领兵至并,当可护并州百姓安宁,实乃并州百姓之幸。”

其他家族之人亦跟着称赞曹操一行。

曹操闻言,抚须笑道:“诸君言重了。操此来,乃是奉皇命欲恢复旧土,诸君可愿与朝廷共进退?”

郭缊年轻气盛,慨然允道:“缊早就看不惯匈奴人的得寸进尺,愿为朝廷效力。”

王柔皱眉道:“如今并州局势复杂,地方势力林立,恐难形成合力,想要收复雁门等郡,恐有难度。”

其他诸家代表皆面现难色。打仗,意味着要出人出钱,他们自然知晓收复故土,对他们的安全也有保障,可是所需钱粮甚多,他们确实不愿损家族而利天下。

曹操摇头笑道:“陛下曾语操:如今天下大乱,正是英雄辈出,人才崭露头角的良机。若是把握时机,必能脱颖而出。正所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啊!”

诸家族之人闻言,不禁陷入思考之中。他们所想,大多是乱世保存实力,伺机而动。不是说乱世他们不想动,而是害怕消耗太多的资源。

如今,曹操领军入住并州,势必要做出一番事业。他们是不是还要坚持退让的策略,倒也是值得思考。

曹操看着诸家族之人的反应,心中不禁暗赞刘协对世家之人看得透彻。

刘协曾对曹操言:世家之人,惜身而爱名,敛财而害民,自私自利,无国家之观念,唯以存其家族,实乃国家之蠹虫。

曹操甚为认同刘协的观点,因此对于这些世家豪族并无好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