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再兴:从攻略董白开始

第二章 非牧守边疆者,不可为三公九卿

扰龙宗等人亲族迁入并州,实是陛下欲让尔等亲为表率,展现兴并州之决心,岂可用牵连二字形容。

操想问,周尚书眼中,并州是否为汉土?若人人皆如周尚书所想,心念并州为苦寒之地,不配官员亲族迁入,则吾等将士之努力,岂不可笑?”

大义的帽子摆在他面前,接也不是,推也不是,周毖顿时语塞。

刘协道:“大汉之疆,大汉之民,虽远在万里,亦需朝廷委任官员治理。尔等大汉官员,岂可畏远畏难,而不思为国为民?既如此,尚书周毖当为表率,领西河郡太守。

朕有谕,三公九卿,本是聪明睿智、通晓经济、文武兼备之才,至今往后,非牧守边疆者,不可任也。当为惯例,以此记之。”

顿了顿,刘协释疑道:“边疆苦穷之地,积年而不得改变,何故也?盖因朝官心存偏见,视其为蛮夷、僻远、发配之地。

偶有志士,稍振一二,却人走政息,不复昔日。长此以往,土不能守,民不能安,岂非政驰民伤。

故朕欲以此谕,改天换地,待将来,边疆充斥英雄豪杰,守国土,兴边疆,安民生,令蛮夷不敢觊觎,则大汉,必不失寸土,民必安居乐业!”

曹操听闻,三公九卿,非牧守边疆者,不可任之,他心中的喜悦,溢于言表。

在他想来,刘协此举,系是因为他与刘协亲厚,刘协有意给他机会,磨砺他,以委重任。君臣相宜,莫不如是!

周毖出言劝阻,却被委以西河郡太守,这令其他大臣皆不敢再谏言。

看了眼群臣,刘协昂然起身,离开了德阳殿。

至于少数民族朝贡,刘协悉数委于尚书令荀彧。他可不会为所谓的“万族来朝”“万国来朝”的虚名买单。

随着刘协的离开,朝堂内的压抑和沉闷缓缓散去。

对于刘协的威仪和气势,朝堂内的官员们都有了新的认知。

他们没想到,亲政后,一直温和、谦恭的刘协,今日竟然如此独断专行,以至于很多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太傅袁隗眼神中闪过阴翳之色。刘协的性格过于刚毅,让他诸般手段,都难以施展。

董卓幸灾乐祸地看了眼袁隗,然后转身看向周毖和扰龙宗,他觉得,刘协处理地干净利落,干的漂亮极了!

谁让他周毖和扰龙宗跟着袁隗混呢,看到他们落难,董卓那是乐颠了。

曹操向周毖和扰龙宗等人拱手道:“并州治理,有劳诸位尽心竭力了。”

听着曹操略带阴阳怪气的话语,周毖瞪了眼曹操,也不说话。他能说什么,若是惹恼了曹操,到了并州之后,遇到叛军袭击,一命呜呼,找谁评理去?

扰龙宗看了眼周毖,如丧考批。他哭丧着脸离开了大殿。

感谢枫洛、书友、风轻云渺的故乡、意羽、嘟嘟的哥、投推荐票支持!

哎,这种内容,无论怎么改,都会有些欠缺,算了,我尽力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朝第一航海家
明朝第一航海家
海军兵王郑海穿越明初,与郑和结拜,帮朱元璋杀功臣,与朱允炆成朋友,助朱棣打天下,开永乐盛世,造超级舰队,七下西洋。他成就了历史的辉煌,也留下了诸多历史谜团:为什么明朝太监马和成为了航海家郑和?为什么燕王朱棣能打败建文帝成为明成祖?为什么建文帝朱允炆神秘失踪,下落不明?为什么七下西洋之后明朝再无航海伟业?这一切历史谜团都与他有关,一个不被历史记录的英雄,明朝第一航海家。
文人鬼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