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室再兴:从攻略董白开始

第一百一十五章 报国死义,忠臣节现

第115章 报国死义,忠臣节现(22)

听到刘协称呼皇甫嵩为太尉,董卓语气不忿道:“陛下改称呼何其速也!只是,名不正言不顺,皇甫将军难道不觉得惭愧么!”

皇甫嵩闻言,老脸微红。此时刘协称呼他太尉,确实有违朝制。此时被董卓讥嘲,甚是难堪。

刘协见状,连忙向皇甫嵩致歉道:“是朕孟浪了,致使皇甫将军招人非议。”

看着刘协极力维护皇甫嵩的举动,董卓内心有些酸楚,他只是冷笑,不再说话。

刘协看了眼董卓道:“董太尉,你留在此处,难道是想今晚于此过夜不成?”

董卓闻言,顿时脸色一变,转身便离开军帐。他刚得罪了皇甫嵩,可不想留在这里吃楦头。

看着董卓离开的背影,刘协无奈地开解道:“这董太尉,今天被朕挤兑狠了,都有点老小孩的脾气了,还望皇甫将军勿怪。”

事实上,皇甫嵩亦是反应过来,猜想这董卓,估计是因为兵权被收,心中泛酸,说几句难听话,出口闷气罢了。

他面带微笑道:“董太尉言之有理,臣自不会怪罪太尉!”

看着面色清癯、头发花白的皇甫嵩,刘协心中泛起酸楚道:“皇甫将军为国操劳,连续征战数载,奔波万里,可谓劳苦功高。朕能得皇甫将军辅佐,实乃朕之幸事。

然朕虽欲拜将军为太尉,恐将军亦只能驻守右扶风,伺机而动,西向则平复凉州之乱,北向则压制白波军之势。待凉州、并州、冀州等地平复,朕会在宫内亲自设宴,与将军把酒言欢!”

皇甫嵩感受到刘协言语中的真诚,不禁涕泗横流道:“臣死不足惜,惟愿陛下亲贤臣、远小人,再兴汉室。”

刘协用衣袖擦拭皇甫嵩眼角的泪痕道:“皇甫将军上表陈谏五百余事,朕皆熟读之,深知将军谋国之志。待北方平定,朕愿向将军请益,还望将军不吝赐教!”

皇甫嵩闻言,心中更是感动。他没料到,刘协竟如此有心,将他数十年来的谏文予以览阅。值此信重的君王,他感觉,以往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报国死义,或许指的便是皇甫嵩、卢植、朱儁、盖勋等忠臣良将吧!

在皇甫嵩的自我感动中,刘协悄然离开。待他醒悟,他大笑道:“陛下有明君之相,此乃大汉万幸啊!”

出得大帐,刘协看到董卓正抬头望着天边的残月。他走上前,轻声道:“月是故乡圆啊!董太尉可是思念家乡了?”

董卓没好气道:“臣又不是酸儒,想那些无用的作甚。只不过等的无聊,看两眼罢了。难道还能看出故乡来?”

刘协无奈地笑了笑,扯着董卓的衣袖,挽着他走上御撵,往洛阳城方向驶去。

他知道董卓心中郁闷不快,自不会去触霉头。在辚辚的车轮声中,他将董卓送至太尉府,这才回宫。

至于高顺等兵将,刘协嘱咐他们这几日守护在皇宫中,并命太官令准备足够的肉食和面饼,让大家开怀大吃。

至于酒,此际是不适合饮的,他们还需要有足够的警惕心,防备不测的发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
三叔是刘邦
三叔是刘邦
两千年前,一个健身馆改变了大汉皇朝——一个热衷于打磨肌肉的黑道少年刘圣,穿越后,成为了汉高祖刘邦大哥的儿子、刘邦的亲侄子刘信。不出意外的话,他会成为后来的“羹颉侯”。“羹颉侯”是个戏谑、嘲讽式的封号。史书记载,刘邦在未发迹前,经常呼朋唤友去寡嫂家蹭饭,寡嫂不胜其烦,故意敲打锅底表示“羹尽”,意思是连汤都没有了。刘邦觉得很丢面子。当皇帝后,分封同姓诸侯,唯独不分亲哥哥的儿子刘信。经“太上皇”劝说,才
红掌清波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祖宗保佑之风起大明【君临天下】
明朝末年,社会动荡,天灾人祸,十室九空。徐闲在徐达的强坑下,来到了大明。他将凭一己之力,救崇祯,挽民生,收台湾,占北美。凭借一众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力量,造战船,入深蓝,并世界。打造一个万邦来朝的大明帝国,更打造一个铸剑为犁的和平世界。“我要让日光照处,皆为大明土地!让月光撒落,全是大明公民!”
烟雨蓑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