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朝地方官员五年一考,不是考试,而是根据任期功绩进行考核。
现在的南阳州总督已在任四年余,今年年底就该回京述职考核了,听说这位是京都程家的子弟,来地方任职也是为了熬资历。
考核成绩若是上等,他就能升入京都六部了。
京都六部中唯一将有大变动的就是户部,户部尚书年老病弱,已两次上奏皇帝乞骸骨。
到时必将在左右侍郎中提拔一个上去,一州总督是三品,想必他瞄准的是即将空出来的,从二品户部侍郎的位置。
正好,红薯要在秦家庄子上先种一轮,种出来也该是九月底了。
红薯培育出来后,在他回京述职时献予皇帝,大功一件,他这升官就稳了!
正好能在朝廷过个明路,让朝廷也大力推广种植。
秦家的商队虽分布广,但出了南阳州,秦家的影响力就很弱了。
没有朝廷背书,很多百姓是不敢随意相信,改种新作物的。
不管你的粮食收成是多是少,该交的赋税可是一点儿都不能少,要是种不出来一家人就完了!
然后嘛,秦仪君发现海外高产作物,培育献粮有功,泽被万民,请个县主什么的封号,不过分吧?
都打算造反当女帝了,为什么还要去谋一个吴朝的封号呢?
因为经过二人探讨分析,决定优先走和平演变的路线,其次才是武装夺取政权。
先将部分可以改善民生、但不足以撼动大局的东西拿出来,让秦仪君在本朝崭露头角。
当然功劳也不能落在吴朝头上,秦家的商队暗网会把这些东西来自谁传遍大江南北,为秦家、为秦仪君造势。
同时慢慢渗透进朝堂,尽量拉拢策反重要官员,尤其是那位三朝元老滕相。
这个过程起码要十几年,想必蒙鳌到时也会更上一层楼。
民心所向、百官俯首、兵权在握,皇帝的意见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如此顺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这样,无疑是对百姓及国力损害最小的方法了。
定下基调,秦峥嵘便先传令,将秦家曾有老神仙上门,秦仪君是神女降世的消息透露出去。
现在不信,等红薯、土豆种出来,他们就该信了!
秦仪君在一旁脚趾抠地,很是羞耻。
这听起来就很像古早玛丽苏言情里,女主为了进后宫编贵重命格的行为有没有!
然而她不是为了进后宫,而是想踹了皇帝自己登基。
想当年汉高祖这位布衣皇帝上位之前,不也是吕后给他造了个赤帝斩白蛇、真龙天子也的传说吗?
舆论造势很重要,这是刘邦告诉我们的。
更何况,她这还不是编造的,是事实!
这样一想,秦仪君就理直气壮了起来,脚趾停止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