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老师看到宁小雨举手,示意宁小雨有什么疑惑尽管提问。
宁小雨离主席台有些远,尽量大声地问道:“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初一的学生,不知道明年4月份能不能参加咱们学校的选拔呢?”
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在场所有初一学生的认同,这次数学竞赛,主力是初二、初三的学生,但是总有一些非常出类拔萃的初一学生也参与了进来,他们本身都是极其优秀的人才,所以对这个计划也十分的感兴趣。
“这位同学,你先坐下,不要太着急。”台上老师看见,宁小雨由于提高音量,把自己小脸都喊得红扑扑的,连忙安慰道。
他继续解释道:“是这样的,中学时光是最美好的,如果这么美好的初中你只经历了一年,是否会感到惋惜呢?我们这个计划是长期进行的,初一学生我们还是希望你们在学校里面继续把基础打牢靠,等到你初二结束的时候,我们也很欢迎你过来进行选拔。”
商都外国语中学的考虑是没有问题的。初中这个阶段,你会发现可能只是一年的差距,一个学生从思想认识、为人处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过分揠苗助长,反而不利于人才的长久发展,有太多神童变为伤仲永的例子,并不是这些神童长大以后智商发生了退化。
而是,由于他们没有经历过心理成长的阶段,直接从儿童时期就过渡到成年,很多人没有良好的适应,最后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沦为平凡之人。
所以,适当拔高会对人才成长具有帮助,但是一味过分超前,效果反而不好。
台上的老师,也是尽可能地给初一的学生把这个道理讲明白讲透彻,毕竟这些学生可能明年4月份不能参加选拔,但后年还有大后年都十分有机会。
宁小雨听了台上老师的解释,看了看旁边的李菲雁,叹气道:“本来还想跟你们继续一块儿奋斗呢,现在看来还是只能当你们的学妹了。”
李菲雁拍拍她,安慰道:“又不是未来没有机会,你本身就小,未来的路还长着呢,不要着急,一两年的差距真不算什么。”
宁小雨也点头,其实她并不是特别在意是否能来商都外国语中学,只是觉得这段时间和大家相处出了感情,未来想和大家一起学习、生活,才有了想早点儿参加选拔的想法。
台上老师看到初一的学生已经没有疑问,继续说道:“另外,我们这次政策也很优惠,如果能够通过选拔,并在中考中达到商都市重点中学录取分数线,就可以进入我们学校读高中,三年住宿全免,学费全免,而且每个月还有300元的生活补贴。”
这又是一个利好,在这个年代,由于正是东南亚金融危机波及最广的时候,国内或多或少都会受到一些影响。
一些学生的家庭条件确实会有一定的困难,这个时候,如果有这种免费上高中,还能发一部分补贴的学校,而且还是这么优质的高中,很多学生就更想尝试一下,看是否有机会进入这里学习。
王新也在思考着,心里有些难以决断,这个时候,他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存在让他想参加外国语中学的选拔考试的信念弱了几分。
陈静!陈静!
王新觉得如果自己提前从十三中毕业,来到商都上高中,就又要和陈静分别了,而且王新也不确定这是短暂的离别还是一生的永不相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