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次真打算不带人就去香港?”彭小染有些担忧。
陈洲:“这次没什么问题,卓天华已经提前打点好了。”
彭小染气恼,你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
看着彭小染的眼神,陈洲笑道:“怎么,你也想跟我一起去香港?”
彭小染扭头不去看他。
“好了,我在香港拍戏的时候,你想过来随时都可以。接下来几个月,工作室的事情,也要暂时拜托你在家里帮忙看着了。而且,你不是说要好好磨练演技,以后拍老公的电影吗?刚好趁着这段时间,好好充实一下自己。”
被“说服”的彭小染最终还是同意了,亲自开车送陈洲上的飞机。
飞机上,陈洲看向舷窗外,思绪有些飘忽不定。
坐在旁边的梁泉,已经整理好了几页资料,心里耐不住地好奇,梁泉最终还是开口问道:“陈哥,这次去香港就咱们两个?”
陈洲“嗯”了一声。
梁泉:“早些年的港圈可是很排外的,也不知道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子。”
排外?
论排外,你得去问巩利,吴荆那些曾经在港圈发展过的艺人。
前些年掀起一股港圈北上的风潮,不少港台圈的导演趁着这个机会,来到内地发展。
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内地的北影,上影,长影(这里指的是制片厂),都曾与香港的长城,凤凰,新联等影视公司联合制作了不少影片。
此后十几年,就有香港导演北上拍摄电影,《垂帘听政》、《火烧圆明园》、《龙门客栈》正是那个时候的产物。
八十年代开放初期,内地电影产业刚刚起步,在商业电影上仍旧处于摸索阶段,在资金、人员方面与香港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但内地为香港班底提供了拍摄场地和部分演职人员,借此机会参与到了香港商业电影的体系之中,这对内地的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不少帮助。
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公司除了到内地拍摄,也开始参与到内地导演的电影制作。张毅谋,陈恺歌,贾樟科,姜文多少都有接受过香港投资方的帮助。
后来香港电影走向没落,03年内地出台规定,香港电影不再受引进片配额的限制,香港导演看中了内地电影市场的潜力,于是乎,合作拍片拉开了序幕。
但有些导演是真的水土不服的。
比如凭借碟中谍2在好莱坞声名大噪,转头就迎来了记忆裂痕、风语者两连败的吴语森,跟内地合拍了电影赤壁,投资6.8亿,票房6亿,分账票房不到3亿。
要不是拆分成上下两部,估计还会亏更多!
要知道,电影投资的大头可都是内地的投资方出的!他吴语森倒是拍拍屁股利索走人,留下的只有一地狼籍,还有欲哭无泪的投资方。
想捧的演员没捧出来,还爆亏几个亿。
自那以后,合拍片一度停滞。
后来,港圈又有了新套路,合拍片嘛,拿一部分内地的投资,随便找几个内地演员来饰演花瓶女主,或者是反派不就行了?
你还别说,港圈这一套,内地还真吃。
陈洲这一次,是奔着拿金像奖去的,金像奖评奖的范围仅限于港片。
如果是合拍片的话,港圈资金,演职人员超过三分之二,才能算是港片。
“陈哥?陈哥?”梁泉提醒道,“你在想什么呢?”
陈洲回过神来,看着几页资料上的信息,随即放到一边。
“这些资料上的信息对我来说用处不大,到了香港走一步看一步吧。我眯一会儿,到了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