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叫人去将那卖家的甘蔗再买些来,做成糖块,送到你大父那里,你大父和陛下亲近,委婉些请陛下品尝,想来陛下会发现的。”不愧是大母,知道利用大父。
“嗯,听大母的。”
糖块传到皇帝那里,很快就有了解决的办法,皇帝御口赐名红糖,作为贡品,民间不得多用,故短期内不得扩大生产,皇家也不需要太多红糖,一应宗室子弟不得强买强卖。
汝阳王府作为红糖的发现者,每年收获红糖后便赐下十斤,以表荣耀。
因为功劳,文皎分得了可以自由支配的三斤红糖。
事情总算是按了下去,皇帝以献上贡品为名奖励汝阳王府,不是为了那每年十斤的红糖,而是为了表示叔父愿意为她兜住摊子,更何况,此事并非一直不利于民,待日后民生安定,红糖也是一味好物。
文皎开了口子,但也及时上报,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便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这又给文皎提了一个醒,如今天下初定,人口缺失,生产力不足,高端消费品没有市场,还容易带来动乱。
难啊!
一切想法只能等皇帝平定天下之后,才能进行。
文皎还小,等得起,也做不了什么。
因为精神力匮乏,她封印了曾接受到的原主的记忆,加上如今年岁小,与亲人相处亲密顺利,让她轻视了超前思维带来的影响,红糖的事情,利弊两端,她决定暂且按下躁动的心,沉静下来,寻找当世女娘可以做的事。
不再费尽心思找借口发现新事物,文皎又将心思放到了浏览群书,增长见识,修炼精神力上。
随着精神力的逐渐强大,她终于有机会逐渐解开裕昌郡主曾经的记忆,回顾那段惨淡收场的人生。
随着原主的情绪激烈程度解开记忆的封印,最先出现的是汝阳王妃和裕昌郡主的结局,那样悲痛无助,绝望难堪。
自小疼爱自己的大母被大父拆穿,送到三清观软禁,不许任何人靠近,郁郁而终。
自己被随意许配婚姻,勒令三月内出嫁,再不许回来。
记忆碎片结束,文皎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才缓过气来。
这段记忆中信息量极大。
大父不满大母嚣张,肆意妄为,避去三才观,撇清关系。
大母以陛下恩人自居,挟恩图报,以礼数压着陛下,完全不顾君臣分别,肆意妄为。
自己倾心凌不疑,纠缠不休,死缠烂打,即使到了凌不疑与程家四娘子的定亲宴上,自己依旧不愿服输。
还有淳于氏,那个记忆中凌将军的继妻,现在凌将军的表妹,受到大母的特别照顾,更是让大母为了展现自己的威严贵重不惜大闹定亲宴。
怎么回事,明明现在一切都还好,最后怎会走到那样的地步?
大母曾经不喜欢陛下,这件事文皎知道。
曾经陛下父亲早逝,他的兄弟姐妹负累众多,自家无以为继,是大父将他们接了过来,照顾养育,以叔为父,以婶为母,大抵是大母并不愿意做这样的母亲,她并不曾厚待他们,甚至在陛下阿姐有孕在身时不愿费心养护,让陛下不惜亲自上山打猎,重伤于山中,幸得好兄弟霍翀相救,才活了下来。
后来陛下起兵,大父带着两个儿子前去支援,沙场凶险,大父只带回了大母的两个儿子的尸体,痛失亲子,大母更不喜欢陛下,却因为局势、权势、利弊,不能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