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为了你儿子,和他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破事儿,险些令太上遭遇险境!”
“我告诉你,若不是因为太上和我都以为水溶已经横死,念及多年膝下承欢之情,所以缄口不言。
“那你和你这儿媳,说不得,就该以大逆不道之罪,祸及九族!”
北静王太妃跪伏在地上,哭得抬不起头来:“臣妇不知!臣妇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啊!太后娘娘明鉴!”
“你可以不知。毕竟我们没证据你早就知道。”太后冷冷地居高临下地看着她,“可是如今,我已经告诉你了。
“而且,我再告诉你一句:我们有证据。
“只是因为你儿子尚且生死未卜,所以暂时按下不表。
“你们婆媳愿意闹,那就继续闹!
“早早晚晚,你们让我儿子受的委屈,我会在你儿子,和你们的身上,全部找回来!”
有证据?!
昭明帝眼睛一眯,看向黛玉。
黛玉迟疑片刻,跨过去一步,低声道:“廖长史写认罪书时,是冯紫英看守。
“我建议他,廖长史写一张,他便抄一张。这样认罪书就能留下两份,万一其中一份有意外,另一份也能留下来。
“后来出事,听说廖长史写的那份被杀手带进了运河,玉石俱焚了。
“但是冯紫英本该抄录的那一份,一直没有消息。
“因此事必与太上的旨意有关,所以我一直没敢细问。
“陛下不妨再等等。”
昭明帝的脸色阴沉下来:“朕凭什么要等?!”
“北静王之事虽也不小,可太上的心意,总是更要紧一些。
“冯紫英此人一片热忱,绝不至于说谎隐瞒。那这一份抄版的认罪书,太上必有安排。
“陛下这时候,等,是孝顺;催,可就是不信任之意了!”
黛玉轻声劝道,“您跟太上如今正是最融洽的时候,还是不要冒进的好。”
昭明帝冷冷地听着,一言不发。
陶行简悄悄地拽了拽林黛玉,示意她不要再说下去了。
黛玉明了,心里叹息,退后半步,再不言语。
前殿里,北静王妃比北静王太妃更清醒,浑身巨震,抓住了重点,惊喜交加,腾地立起:“太后娘娘!您是说,水溶,还没死?”
太后哼了一声,转开了脸。
坐在旁边的探春适时含笑开口:“尚不清楚。
“江南负责彻查此案的官员对那具尸身颇有疑惑,所以已经送了棺木上京。
“陛下本待棺木抵达之后,请二位辨认过,再确定是否宣布北王遇害的消息。
“可惜二位不知听了谁的挑唆,大闹宣政殿,让陛下的话连说出口的机会都没有。
“太后娘娘生气,就是因为二位似乎根本就不在乎北王的生死,只是一心想要陷陛下于不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