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声“好!”,叫得乔明心惊肉跳。
却见那王老师,满脸的欣喜,并无任何不快之意,才算是稍稍的放下些心来。
不错!
你们现在这一代的年轻人,被信息化、智能化,替代了一切思考。
你小子却还能够认真去学习和了解国学传统。
而且,居然还能够几句话,马马虎虎,讲清楚那儒释道的思想梗概。
……还真让我有点意外。
不过呢……
这话锋一转,乔明便又有些紧张。
王老师倒是毫不在意,挪动着肥胖的身躯靠过来。
一把揽过乔明的肩膀,亲热得一批。
来来来,既如此,我便给你好好讲讲……
其实,我们这个民族,文明的概念,要分阶段和维度来看。
说出这样的话来,王老师像是换了一个人。
语气间,尽是郑重。
仿佛在讨论一个,极严肃的学术问题。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讲的“华夏文明”,其实是四千到五千年前的“大洪水”往后算起的。
为什么呢?
因为从历史和考古的角度来说,要讲究一个证据。
而现有已知的遗址、文献,能够佐证的文明历史。
也就只能追溯到这个时期。
这以前的遗迹和文献,也许是因为那“大洪水”,又抑或是其他的什么浩劫,大部被毁去。
变得无证可寻,扑朔迷离。
而这一时期的万千景象,往往以神话的形式出现。
经历几千年的时光长河,口口相传,呈现在当今世人面前。
这一时期,往往被称为“上古神话时期”,也叫“中华时代”。
在道教的描述中,被划定为“龙汉时期”。
在这个已然无从考证的时代里。
宇宙初开,天地万物初分,灵气充盈。
天地万物,在那灵气滋养之下,分化繁荣,不断进化。
其中,就产生了一种伟大的生物——龙。
当然,还包括其他的神兽,比如朱雀、玄武。
一部分龙再次进化,产生灵智,甚至幻化为人形,而这些幻化人形的祖龙,就是最早的一批古神。
比如女娲、伏羲。
所以,在那上古中华时代,是人、神共存的天地二元系统。
华夏的祖先们,是能够沟通天地的人。
后世,称之为“巫”。
你看这“巫”字,出自象形,人立于天地间也。
以大洪水为代表的恐怖劫难之后,万物湮灭。
幸存的夏后氏,在封地残存血脉基础上,重新繁衍出新的社会结构。
形成了延续至今的,天、地、人,三元的“人本文明”。
控制和运行社会的人,从可以沟通天地的“巫级”生命,变成了普通的人级。
自此,几千年下来,逐渐发展成为,现在我们说讲的“华夏文明”。
这就是我们现在,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的道理。
王老师讲故事一般,娓娓道来。
不管这故事,是不是这胖道士的一人之见,听起来,倒是头头是道,引人入胜。
而乔明,也是不知不觉地,给带入到了,一个神秘宏大的,史前世界中来。
后世的“华夏文明”,以礼乐为制度,易经八卦、丹书朱文,上古神话为源泉。
跨越漫长的历史长河,延续至今。
已然成为当今人类,唯一一个,自上古以来,悠悠数千年,仍未消亡,从未断代的伟大文明了。
说到这里,王老师也有些难掩激动。
仰头灌下一大口歪嘴酒,摇头晃脑地品味一番,才又接着说。
你发现没有?
这礼乐制度、易经八卦、丹书朱文,乃至上古神话。
都是我道家,所继承和发扬的东西!
至于那儒家。
其实和道家一样,同源于华夏文明。
由春秋晚期,孔子所创。
只不过,道家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天人合一。
而儒家,则重史。
讲人文,讲人际。
以至于六合之外,则存而不论。
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也!
好一个存而不论!
像极了现在,很多人狭隘的科学观。
到后来,则慢慢演变成为政治和道德的文化。
自汉代以后,逐渐成为治国理政的理念和方法。
而道家,虽然也讲究家国,但更加注重技术和艺术。
几千年来,我华夏最重要的技术和艺术。
囊括天文、地理、数学、医学、风水、营造、兵法,乃至音乐、字画。
所谓高山流水,空谷幽兰,无穷意境,大多都出自道家。
至于这释家嘛,原本是外来文化。
后来,渐渐融入华夏文化思想,并完全被本土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