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三夫人行礼之后,众人分尊卑落座,三夫人对着释一刀使了个眼色,又把方才插嘴的那句继续说下去:“……晚香管,从昨晚起就已经开始煮了。按照规矩,上一次是等着宫里的人把东西送到大殿,然后才是院子里的树和灶台。至于永昌侯府,忠勤伯府,威北侯府,都是按照传统,用果脯,荔枝,桂圆,桃仁,松仁,摆上各种吉祥的花纹,才能在辰光到来前,把这些东西端上来。腊八蒜和腌白菜都已经准备好了,等着喝完腊八粥,我们就可以开动了。”
太夫人淡淡地点了点头,又说:“记得叫人往南海运冰块。”要不然,明年夏天,我们家可就没有冰镇的酸梅汁了,到时候,我们家可就没地方说话了。”说着,他笑眯眯地看着二夫人。
“你不留在这里吗?快到年关了……”
十一号,五皇子的“初祭礼”结束后,二夫人就要回到西山,这一天,所有人都要在祭台上念祭文,敬上酒,鞠躬行礼。
她微笑着说:“再等两日,春天一到,我邀请你到我家来。”她婉言谢绝了太夫人的好意。
太夫人眸色深了深,对着三夫人道:“若是家中有,就在西山上备上一些。”
三夫人似乎早有预料,微笑着说:“我已经准备好了。到时候,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好处的。”
二夫人冲三夫人淡淡一笑,道:“那就麻烦三嫂子了。”“二嫂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就在这时,一名书童走了进来,说道:“刘医正到。”
众人一愣。
徐令宜说可能会有意外发生,所以一早就让御医过来。
释一刀猝不及防,只得强打精神,起身道:“奴婢身体有点不适。”
一听这话,太夫人忙道:“怎么了?为什么不提前打个招呼?这几天一直在我身边跑来跑去!”
释一刀面红耳赤,不知如何作答。
三夫人“啊”的一声,又惊又喜地问道:“你怀孕了?”
“没有,没有,我就是有些难受。”
她知道太夫人是想让府里热闹起来的,这是怕三夫人说错了话,一分期望一分失望,这会让太夫人难过的。
但纵然如此,太夫人的脸色依旧有些难看。
******
刘医正用手帕把了把脉,旁边的太夫人道:“怎样?”
“她还年轻,身体不太好。”刘医正说道,“再过几年,她的身体就会恢复过来。”
太夫人松了一口气,道:“还好还好,还好还好……”
她带着六十多岁的刘医正,在他的陪同下,写了一张药方,让杜嬷嬷把药方递给他,道:“你按照这张药方,把药材拿过来,等你回来,让我看看你的样子,再做一副。”
杜夫人应了一声,离开了。
释一刀觉得很丢脸,连太夫人都不放心,还特意来看了一眼。
太夫人还以为释一刀和自己的婚期是同一天,不开心,安慰道:“没关系,没关系。我们也不是穷人家,吃不起人参和燕窝。”
释一刀心中感激,都这个时候了,她居然还有心情安慰自己,忙道:“我一定会把药吃好。”
每个人都拿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按照往常的规矩,给自己盛了一碗,一家人聚在一起喝了起来。释一刀给他送来了药材。太夫人看了看,又看了看,这才递给杜妈妈:“让她在府里煮吧,每天来我府上问安,她都会用的。”
杜嬷嬷笑眯眯的收下,释一刀也急匆匆的走过来,对着老夫人说了一声谢谢。“好好休息”。太夫人道:“别的事你就别管了。”释一刀请杜妈妈到她那里去,拿针给贞姐儿扎了个耳孔。“痛不痛?”她看到贞姐儿的脸色有些发白,忍不住问了句。她一觉醒来就被打了个耳洞,上辈子也没打过,所以并不知道打耳洞的滋味。贞姐儿摇头道:“不痛!”她是怕自己的婆婆不喜欢她。释一刀送给杜嬷嬷的是一副纯金镯子,一副纯金填色的“寿字玉钗”,一副玉镯,算是答谢。
杜夫人也不矫情,笑着道了声谢,就离开了。
释一刀亲自送杜夫人出了门,又回到屋子里,和贞姐儿一起绣花。
快到十二点的时候,徐令宜还没回来,连个下人都没来禀报。
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
释一刀不放心,把贞姐儿送到了老夫人的住处。
二夫人见着贞姐儿有些不一样,笑着打开了箱子,从里面取出一对镶着宝石的小耳环,递给贞姐儿:“没注意,她都成年了。”
太夫人也看出来了,笑嘻嘻的说:“这又是释一刀想出来的法子!”
贞姐儿的脸微微一红,道:“娘说,在腊八的时候,把耳朵打个洞,会更好一些。”
太夫人让魏紫把一对银杏树的小耳坠递给贞姐儿:“你把这对银杏树的耳坠也给我戴上!”
贞姐儿笑着收下。
三夫人笑着说:“那我这一份,以后再补。”
贞姐儿连忙道了一声谢。
“侯爷,您来了!”一名家丁急匆匆的跑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