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崛起

第177章 和道衍论道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朱允炆有宽阔的胸怀,能放下道衍一直在鼓励朱棣造反这一回事。

其实朱棣造反,和现在的朱允炆没有任何关系。

“前辈?呵呵”。道衍听了皇上对他的称呼,有些意外,不禁呵呵一笑。

别人称呼道衍为大师,朱允炆不可能这么称呼,毕竟现在两个人道不同,如果称呼道衍为大师,就是对他自己的否定。

也不可能叫道衍秃驴,太不尊重人了。

叫大师傅?也不太恰当,叫大和尚,似乎也不妥。

前辈,也许是最合适的。

既能体现朱允炆作为一个晚辈的谦卑心态,也不失礼节和礼貌,也足够真诚。

“皇上要把天下的土地都分给百姓,这件事情,呵呵,美好而又不现实,皇上可知道土地意味着什么?”

“当然,土地是重要的财产,也是身份的象征”

“既然皇上知道,那应该也知道土地大部分都掌握在士族的手里,士族又掌握着财富,权利,甚至人丁,皇上从他们手里收回土地,这不是逼天下的士族造反吗?用不了多长时间,必定天下大乱,恐怕有不止一股力量揭竿而起,皇上可否想到过这种事情?”

“朕的确想把土地分给百姓,这么做的原因,是在解放老百姓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能促进生产,前辈是少有的智者,应该明白天下的老百姓,是拥有无穷无尽力量的人吧?”

道衍震惊地看着朱允炆,他没想到,年轻的皇帝,居然有此等见识。道理很多人都懂,但是真正当回事的人,基本没有。

见道衍沉默,朱允炆继续说道:“士族明面上的确拥有无可匹敌的实力,但前辈别忘了太祖高皇帝,他老人家就是把百姓的力量用到极致的人,不仅赶走了强大的元蒙人,还建立了强大的大明王朝”

“难道皇上是在拿元蒙朝廷跟现在的大明朝廷作对比吗?这是对太祖的污蔑”

“非也”,朱允炆站起来背着手说道:“朕不是在拿元蒙做对比,而是在拿历朝历代作对比,前辈可曾想过,历朝历代,从建立到灭亡,为什么都未超过三百年?”

朱允炆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历朝历代,从建立之初,哪个不是明君圣主,哪个不是想着千秋万代,可没一个朝代能做到,朝代更迭,周而复始,他们都在做同样的一件事情,争权夺位,换的只是朝代国号,换的只是坐江山的家族,其实根本什么都没变,大明朝也是这样”

“前辈,还有各位将军,你们都是当代的贤人志士,见识广,读的书也多,懂的也多,但你们想过没有,也许两百多年后,大明朝也会被取代”

“哗”

朱允炆的话,顿时引起了众人的骚乱,皇上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大明朝怎可和其他朝代相提并论,大明必定能千秋万代。

道衍被朱允炆的话震惊了,他没想到,皇帝居然会对历史有如此深刻的剖析,他思考的问题不是坐稳皇位,天下太平,而是在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

“皇上的意思是,把土地分给天下的百姓,大明就能永世太平?”

“前辈,朕可没这么说,朕只是想做前人从没做过的事情,天下不是皇上的,也不是皇族的,更不是士族的,这大明江山,是天下所有老百姓的,朕要做的,就是让天下所有的老百姓做这大明江山的主人”

“哈哈哈”,道衍听完朱允炆的话,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杨宇是一名二本大学的大四即将毕业生,同时还是一名富二代,在和同学拍完毕业照以后。就接到了来自自己老妈的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她好和自己的老爹出去旅游,要他回去照看自家的商场。于是杨宇听从自家老妈的安排,回家照看自家的商场,让老两口出去旅游。然而意外发生了,在他在自家商场的一间休息室睡了一晚上以后,杨宇发现自己连带着自家的商场来到了大唐贞观元年,并且商场还发生了变化。于是杨宇打算当一个守着自家商场
爱吃五粮陈的荣成吉
大史记
大史记
历史纵横
烟楼唢呐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开局穿到宋高宗三岁儿子身上。当了十几年的苦逼太子,刚上任就面临宋金议和,岳飞生死的棘手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当然是要上奏父皇,斩小人,救忠臣了。前斩秦桧,后就被拥护为帝。看着指着他气得说不出一个字的昏君。赵旉:“父皇,您安心去吧。”至于剩下的天下残局。年少天子大手一挥,重用名将,科举选才!大宋军团重整待发,抗金灭辽!至于民生?农作物产量只增不减,航海的船只货满船仓!华夏一统,名载千古!
无悔这一生
风流少帝
风流少帝
一朝穿越架空王朝的傀儡皇帝。太后专政,帝位不保?妃子嚣张,宫女跋扈?李玄道表示没在怕的!孙子兵法安排上,直接搅乱朝堂。纯阳秘籍练起,直接成就最强躯体。统一霸业,这四个字,只有由他李玄道来写!
邂逅月光中的你
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三国:开局三千西凉铁骑,怎么输?
历史上他不是一个忠臣孝子,现在嘛,他是孝子,但绝非忠臣。历史上说他英勇无敌,现在嘛,比起杀人放火,他更喜欢阴谋诡计。历史上说他野心勃勃、兼资文武,现在嘛,他可耻的承认了这两点。历史上说他不是一员猛将,而是一名骁雄。现在嘛,他的确麾下十万西凉铁骑、睥睨天下。不过,他这样做的原因……丫的,跟吕布、曹操、孙策、周瑜等大佬儿抢,手段不强硬点不行哇!
隐于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