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已经在考虑今后的事情了。
朱允炆和方孝孺交流了片刻,便上了准备好的马车,他并未钻进车棚,而是站在车棚外,和两边的老百姓招手致意。
这可不得了了,百姓们纷纷作揖叩拜,有的人甚至激动的泪流满面。什么时候,他们也能这么受皇帝的重视了?
“皇上,为了你的安全,你还是进马车里吧,谁也不确定这里面会不会有叛军的奸细”,李景隆骑着高头大马,来到皇帝身边提醒道。
“好了,我知道了”
朱允炆嘴上这么说,可是依然在一直和老百姓挥手致意,根本没进马车里。
李景隆无奈,只能派人加强皇帝马车周边的戒备。
你要说朱允炆不害怕,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这个时代,刀枪弓箭管制并不那么严,如果真的有人想暗杀他,一支毒箭足矣。
朱允炆其实有防备,而且,朱允炆的眼神其实并不在百姓身上,而是在四处观察可疑动向。万幸,直到走出走出了老百姓夹道欢送的队伍,也没有朱允炆想象中的暗杀事件出现,朱允炆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到了没人的地方,朱允炆索性也改乘马。
“皇上,你今天可迟到了”,这时候,一个骑马少年,身穿盔甲,来到朱允炆身边说道。
朱允炆扭头一看,是伊王朱榏。
“呵呵,昨天事情太多,太累了,晚起了一会儿”
“皇上,你刚刚和方大人说的大明晚报是什么东西?”
“你以后会知道的”
“哦”
朱允炆仔细打量现在的伊王,银盔素甲,腰间挎着一柄宝剑,还真像那么回事。
“伊王叔叔,可以啊,像个带兵打仗的人”,朱允炆笑着调侃道。
“那是,以前是没机会,现在皇上给我带兵打仗的机会,必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呵呵”,朱允炆笑了笑,并未接茬。
伊王还是年轻啊,根本没经历过真正的战争,也根本没体会过战争的残酷,想象中的战争和现实中的战争,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
说实话,朱允炆大的战争场面没经历过,但是小规模的冲突也见识过。
上次在坑道阻击朱棣,盛庸冲击朱高煦,有不少死伤,朱允炆只看了一眼,那横七竖八的尸体,受伤士兵皮开肉绽的刀口,让朱允炆久久不能平静,甚至那几天吃饭睡觉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两万支援大军朝观音门开进,带领他们的人,一个是皇帝,一个是王爷,一个是国公。
三个人三匹高头大马,按道理说皇帝应该在三个人中间,可现实并不是这样,朱允炆和李景隆在两边,中间是年轻的伊王朱榏。
李景隆和朱榏穿戴盔甲,而朱允炆,穿着毫不起眼的普通便衣。
如果外人看了,第一感觉是,伊王朱榏是这支队伍的最高指挥官,李景隆是副将,朱允炆就是一个文书。
年轻人啊,这才是赤裸裸的现实世界。
伊王朱榏不以为然,反而得意洋洋。
两世为人的朱允炆,也不是什么良善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