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为童俊鸣不平,大声反对朱允炆。
可把旁边的李景隆吓得不轻。
“放肆,特使大人在问童大人话,哪有你说话的份,童大人,管好你的下属”,李景隆站起来厉声喝道。
“曹国公,无妨,你让他说”,朱允炆看着这个为童俊打抱不平的年轻人说道。
李景隆只好乖乖地坐了下来,在他心里,这里的所有人,不出意外,应该要全完蛋了。
“特使大人,曹国公,下官是镇江指挥使司知事,林忠,方才特使大人所言,恕下官不敢苟同”
“那你说说,我哪儿说错了吗?”,朱允炆问完,又悄悄地问李景隆道:“知事是几品官?”
“从七品”,李景隆小声地说道。
即使再小声,童俊也听到了。连知事是几品官都不知道,还在这里指手画脚,也不知道是京城哪家的纨绔。
对眼前的这个特使大人,童俊多了几分的鄙夷。
林忠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说道:“朱棣叛军来势汹汹,朝廷几十万大军都没抵挡住叛军南下,童大人三番五次给朝廷上折子,希望朝廷派些兵马,驻守镇江,可每次都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不仅如此,我镇江府三卫兵马,还被朝廷抽调了一半到前方,童大人没办法,带着我们每天募兵,可是镇江就这么大,哪有那么多的青壮年,现在守城的将士,有一半人都是临时征调的,还有一大半是老弱病残,你让我们如何和叛军的十几万人马对抗?”
“你的意思是,打不赢,就投降......”
朱允炆话还没说完,林忠便打断朱允炆的话说道:“错,童大人也曾经和我们一起研究如何防御,如何部署,可是......
我们不怕战死,可是全城的老百姓怎么办?叛军一路南下,遇到抵抗的城池,攻下后,便会对城中百姓泄愤,对参与抵抗的百姓大开杀戮,我们拿着朝廷的俸禄,尽忠是理所当然,可是百姓是无辜的,你以为我们想投降吗?我们但凡有三分的把握能守住,就绝不会投降”
林忠说着说着,潸然泪下。
朱允炆无语了,生命和气节哪个重要?
朱允炆不怀疑,林忠是一个有气节的人,他可以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可是身后的老百姓呢?
他们是无辜的,这就是战争的残酷,战争对每个人来说,没有人是无辜的,怪只怪,那些贪婪和自私的统治者。
显然,童俊他们在气节和百姓面前,他们选择了百姓。
童俊作为镇江的指挥使,你能说他投降的选择是错误的吗?
起码,不全错。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后世伟人的话是至理名言。
和冤枉皇后一样,朱允炆没有调查,便下意识地断定镇江的守将童俊是一个贪生怕死的投降派,现在看来,不是这样。
朱允炆冤枉马皇后是因为没有调查,妄下结论,童俊亦是如此。
朱允炆同样的错误已经犯了两次,这是他对历史的偏见,只简单地看到了历史的结果,却没有真正去了解历史背后的故事。
林忠的话,对朱允炆是有启发,判断一个人是忠是奸,不能仅凭历史记载的一句话,就像李景隆一样,历史记载,他是一个实打实背叛朱允炆的人,可那是有原因的。
既然可以了解李景隆,为什么不能去了解每个背叛朱允炆的人身后的故事,或许,真相远远不是历史记载一句话或者几个字记载的那么简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