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宋

第137章 同行和算法

这里是河州,虽然现在不属于大宋,以后还会改名,但绝对是中国领土神圣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里的人都是中国人,而只要是中国人,那铁定的都是买涨不买跌。必须涨!

王大卫:“那是昨天的价钱。今天涨两成,一万二。”

格桑瞪大了眼睛。一万贯这个价格是他跟贵人家的管事反复确认了八次才相信的,之所以要确认这么多遍,是因为那个管事自己也含糊,又去找大管事再问了一回。

现在可好,一转眼,还要加两千贯。

王大卫:“你可以回去跟贵人再商量商量。不过要尽快,因为,每天都涨两成。”

格桑:“明天,一万四?”

王大卫:“不,你算错了。我这个涨法是按复利算的,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驴打滚儿。明天的价钱是在今天一万二的基础上涨两成,也就是,一万四千四百贯。”

格桑已经瞪大的眼睛又大了一圈。

王大卫:“后天是......一万七千二百八十贯;大后天是......两万零七百三十六贯;大大后天是......算了,等我活到那天再说吧。”

心算有点儿费劲。而且,再算下去他的眼珠子就要掉下来了。

王大卫终止计算,格桑揉了揉眼睛,道:“小的回头就跟贵人商量。不过小人这儿还有一件事儿,贵人让我一起问问。

一万......两千贯,少说也得十几辆大车才能拉得过来,小人今天伺候的这位贵人又不愿声张,您看......”

这还真是个大问题。

河州的货币也是铜钱。不仅河州,青唐、西夏、辽国、大理、高丽、日本、东南亚......整个东亚地区的主要货币都是铜钱,基本上都是大宋铸造的。

谈不上货币入侵,金属货币搞不了这个事儿。

七百七十个铜钱穿成一长串儿,就是一贯。原本是一千个的,后来变成了七百七十个。怎么变的呢?自然是有权力让它变、并且这种变化又对其有利的人让它变的喽!至于其他人嘛,被动接受吧!

一万两千串儿铜钱,能装满王大卫的套间。要是真装进去,王大卫自己就塞不进去了。而且,他的套间在二楼,楼下的人肯定有不同意见。

王大卫在汴梁也做过一次大生意——卖辽仿神臂弓,当时入手的大部分是另一种货币——官交子。这玩意是纸币,很方便。

交子最早在宋朝初年产生于四川,是纯粹的民间行为。最初只是一种存款凭证,如果硬要说它是纸币,那也只能说它是一种准备金率为100%的奇怪纸币。当时的官府对其一直冷眼旁观。

随后,交子日益盛行。虽然惹出了不少纠纷,但它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到真宗景德年间,官府出手了——行业整顿,只发放一十六家牌照,其他人全部清退出场。

仁宗天圣年间,官府再次出手——收归国有。在“交子”的名字前面加了一个“官”字。幸福的大宋子民从此有了两种货币,想用哪个用哪个,真高兴。

汴梁朝廷上都是读书人,学过“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于是他们打算将这个伟大的发明介绍给全世界。结果,人家不要,就要铜钱。

可恶之极!这世上的傻子都到哪儿去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
明末豪门
明末豪门
明朝末年,时局昏暗,民不聊生,老朱家靠不住,闯王这个清朝快递员更加不靠谱,而投靠清廷的汉人,没有几个有好下场的。既然如此,那就只能靠自己了!
小木子2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大明:自曝穿越后,老朱心态崩了
穿越大明洪武十八年,陆渊无奈自曝穿越者身份。老朱:既然你说你是穿越者,那咱何时驾崩?陆渊:陛下洪武三十一年驾崩,只有十三年好活了。老朱:........陆渊:哦,太子朱标死得比你早,是你的乖孙朱允炆即位。老朱:........陆渊:朱允炆登基不过四年,就被人赶下台,夺他王位的正是你的好大儿朱棣。老朱彻底崩不住了。但老朱却是发现,这个自称穿越者的家伙随便拿出一点东西,都是国之重器。扶桑望着明军发出哀
潜水的夜猫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穿越到三国一统江山
东南军区神剑特种兵队长秦锋参加在西北举办的全国兵王争夺赛,意外穿越到三国前。既来之,则安之。提前的布局,慧眼识英才,广纳孝贤德,力降猛将,巧收谋臣军师,智斗袁曹孙刘,总揽天下权柄,一统江山。改汉为秦。
梦幻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