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而言,我们的产品实际上欧美的客户是看不上的,所以我们只能把市场投向对品质要求更低的第三世界国家,”
“所以这么看来,其实我们的共同生产区的确立,是非常明智的。”
“嗯,你这么一说,也的确是这样,”子任同志道:“我们看似失去了很多,但实际上,我们失去的,对我们而言都是鸡肋。对于我们当下的工业水平和科技水平,我们就需要一个同样落后的市场,共产区的各个国家,恰好符合我们的需求。”
叶知寒道:“这个共产区的外循环形成之后,可以保证我们的工业循环体系的稳定,但想要发展,还是需要依靠内循环。”
子任同志道:“你简单讲讲。”
叶知寒道:“建立内循环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我国体量庞大,人口众多,如果想要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就必须建设一个以内需为主的国内环境。”
“但对于我们而言,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如果说外循环是为了形成一个大的工业体系框架,那我希望可以通过良性积极的内循环,让我们可以把这个工业框架不断打磨、升级迭代。””
“但这个肩扛两大任务的内循环,除了要革新科技,还要革新工商业。”
“一方面要求所有产业链,包括消费端都在国境线以内。”
“另一方面也要制造出一个不断刺激生产革新的商业环境。”
“所以,在讲内循环的时候,我不提怎么建立,而要先提避免出现什么情况。”
“内循环发展到最后,无非就两个模式,不断竞争革新的积极模式,和供大于需,创新下降的消极模式。”
“简单来讲,如果人民的目的只是为了吃饱饭,那我们现在就可以做到,这样一来,他们对于工业的革新欲望就会持续降低,愿意为了创新而付出的精力也会越来越少,久而久之,科技发展不断缩水,重新退化道可以吃饱饭的农业和轻工业阶段。”
“但如果营造出一个人民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日益提升的经济环境,那就会对科技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通过不断的革新制造出更高附加值的产品,再通过高附加值的利润,进一步刺激科技向更好发展。”
子任同志道:“这个问题,剖析的一针见血,你说的不错,脱离了全球化之后,我们最大的麻烦并不是失去了丑国和沙苏的先进产品或者一些付出巨大代价才能获得的技术,而是我们失去了一个可以不断对比的对象,”
“没有于顶尖科技交流的机会,我们也很容易失去目标,”
“如果稍有不慎,就还有可能出现百年以前,列强已经火车地铁,而我们还是马车的局面。”
叶知寒道:“所以我们要埋着头不顾一切的向前奔跑,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发展,只有这样,或许才会在将来某一天等我们突然回过头来,才发现我们原来已经超越了曾经那些列强许多许多。”
“怎么刺激创新,这也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子任同志简单的做了一个记录:“不过你放心,你只管中科院的事情,其他的事情我会帮你办好,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好,如果内外双循环建设完成,”叶知寒道:“那就轮到中科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