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知寒向二部的同志传达了需求,希望能够获得两百千克氘化锂-6。
“两百千克?”一位同志一怔:“氢弹理论验证按照我们计算的结果,大概五十公斤氘化锂就足够用了,要两百千克,做什么?”
叶知寒道:“研制一个很新的东西,多久可以生产出来?”
于敏道:“材料都有,生产不难,不过需要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提供支持,我们可以提供氘和6-锂,但只有高能所才能提供反应的热中子辐照环境。”
“那就是没什么问题了,”叶知寒道:“高能物理研究所我去沟通。”
叶知寒叮嘱了他们务必尽快研制出足够的热核原料后,也非常贴心的告知他们,氢弹研究将会正式提上主要项目。
一时间,二部的所有同志都是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叶院长,您不知道,这么长时间,我们真的是全靠猜测在研究核聚变,没有一点理论支撑。”
“每一次就算是有了研究成果,也不敢声张,一是没有人了解核聚变,二是也没有人支持我们验证成果。”
“在这种研发环境下,实在是太折磨了。”
听着同志们诉苦水,叶知寒赞叹道:“但你们从零开始,为我国的核聚变项目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往前就不说了,往后,有什么研究成果就第一时间上报,上报给中科院或是五院都可以,”叶知寒拍了拍于敏,道:“于敏同志作为你们的带头人,我既放心,又不放心,他做事缜密,但不爱与人交流,缜密是好事,但光缜密是不行的,交流也很重要。”
“博学,就必须交谈,交谈就不能是单方面的,不能是‘半导体’,必须双向交流,这样才能更好的换成信息交换,难题和问题才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叶知寒虽然目光看着二院的所有同志,但这些话,却明显是对于敏一个人说的。
于敏问道:“这些热核材料是否要进行氢弹原理试验?我有一个假设,如果是要试验的话,我希望叶院长你如果方便的话可以测试一下。”
叶知寒嘴角抽搐,得,说了半天白说了,这小子根本没听进去。
“还是我说的,有什么假设好好整理出来,核武器研究,不是靠嘴说心想,是要靠严密的逻辑和推导,写完了送到五院。”
“在这儿。”于敏从怀里拿出来一个本子,上面密密麻麻的是理论假设和推导过程。
叶知寒一怔,把本子取了过来,粗略的翻看了一下,有些一言难尽:“这样吧,我回去慢慢看,现在还有一些事情,我得去处理一下,这本书看完之后我会给你反馈。”
“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