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基导弹,算是中远程导弹和洲际导弹更进一步的军工设计,”叶知寒道:“我不给你们硬性要求,但还是希望你们能尽力支持,尽可能在二五计划结束时完成七成。”
科技的进步,往往是循序渐进的。
这就像是赛跑。
丑国已经遥遥领先,而且还有着充足的体力。
而华夏起步的晚,而且身体本来就不好。
这就意味着倘若我国就这么跟在丑国身后追赶的话,那就是一个长期落后的过程。
华夏现在凭借着万众一心和不计回报的生产力,得以快速奔跑。
但这股力量终究不是无穷无尽的。
叶知寒本来没有考虑过这件事,但在京城同子任同志聊了那么久,他开始有这个疑虑了。
历史大势告诉我们,万众一心和众志成城很难长久的持续下去。
内部的动摇和外部的挑拨,都会让这根拧在一起的麻绳逐渐松散。
子任同志改天换日,凝聚起来的这股力量,注定会随着时间而缓慢流逝。
或许随着日复一日的劳动,每年只有万分之一、十万分之一的人掉队。
但在五万万的基数面前,也是庞大的数量。
更重要的是,这些掉队的人,注定会影响更多的人。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掉队的人将呈指数增加,生产力则呈指数减少。
直到经过时间的磨砺和考验过后,达到最终的生产力水平。
这个数学状态,在京城的时候叶知寒曾尝试着推算过。
他想要测算出来各个阶段的生产力衰减指数,从而通过函数和既定生产力判断出来华夏崛起所需的时间。
但没有成功。
他可以计算出这个世界上任何难题,可以求出支撑计算的任何参数。
但唯独解不出“人心”。
华夏的欣欣向荣,让所有人都被这热火朝天的气氛裹挟着前进。
看似势不可挡的人民洪流中,却夹杂着诸多隐患。
所幸,子任同志还保持清醒,能够看到在这盛况中的忧患。
这也让叶知寒虽然无法算出生产力衰减的具体路径,但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改变参数,让人心流散的幅度大大降低,或是流散的时间不断的向后推移。
星载导弹,便是重新振奋人心的重要参数。
“现在我们的人民需要看到希望,”叶知寒道:“百济战争打赢了,但我们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岸舰导弹虽然一鼓作气击落了两家U-2和十艘敌舰,但也令丑国的炮口对准了我们。”
“这些小进步,可以让人民们欣喜片刻,但同时带来的是更大的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