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知寒给的那份海外人才的名单,你也陆续开始尝试联系,不管是电报、书信还是电话,尽早取得联系,尤其是那张名单上标记重点的人员。”
“好。”
……
叶知寒回到京师大学之后,已经是下午。
刚回到五院,就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在门外等候了不知多久。
“赵教授?”叶知寒健步向赵章顺走了过去。
“知寒同志,”赵章顺看到叶知寒回来,拿着一本笔记本递了过来:“这个是我对于返程无人机发射基的改进设计,你过目一下,看看还有没有问题。”
叶知寒接过笔记本,打开五院的大门,将赵章顺请了进来。
赵章顺在叶知寒身旁说道:“设计的思路很明确,通过函数的关联,将角度、垂直度和发射机的水平度进行联立计算,最后推导出了一个联立方程,通过这个联立方程的指导,把发射机的校准功能进行了完善。”
“图纸在后面。”
“发射基的校正和发射都是同意的,在一个发射阵地上,可以将所有发射基进行串联,通过测量阵地的水平度和倾角,把校准仪器上的按钮扭动到相应的位置,然后通过更改垂直度,来确定轰炸的范围,然后一个发射按钮,就可以完成一次矩阵轰炸。”
“这样的好处很突出,独立的发射和校正,耗时耗力,而且轰炸效果也都不尽人意,难免会出现少飞、缺飞的情况。”
“一体化,可以把整个机群整合成一个个体,更成编制的完成作战飞行。”
叶知寒看着赵章顺的理论设计过程,笑道:“没想到赵教授除了数学能力超群,工业设计能力也很不一般啊。”
“其实差得多,只不过是想到哪里就随手画了一下,很多设计自己因为是个门外汉,不直道是否可行。”
叶知寒看着赵章顺的图纸,他将四十九台发射基地设计成为一个整体发射平台,一方面方便一体化设计,另外一方面也增强了平台的质量。
毕竟在战地发射,不可能在每个发射机后面顶一个花岗岩。
“这个我是看之前测试的时候,发射机的质量较轻,很容易后退,所以弄成一个整体,这样会能够很好的规避这个问题。”赵章顺解释道。
叶知寒点了点头,首先表示赞许:“这个设计很有想法,是个很不错的思路,发射平台要比发射基的实战效用大得多。”
“不过有一点问题,就是这么多发射基组合在一起,无论是从体积还是质量来讲,都不便于转移。”
现在返程无人机和丑国的轰炸机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航程问题。
没有动力系统的无人机,作战半径只有几十公里,这就意味着,随着战线的不断推进,发射基的位置也要随时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