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子,这话可不兴说,您老的身体好的很,我查看了一下气色非常健康,少说也能活到一百多岁。”
周镇南哈哈笑道:“有什么能说不能说的,我们这一代人有几个不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
“无数鲜血换来的今天,所以生死对于我们来说早已看淡,相比(他们)能活着我还有什么不知足的。”
张建军看着白发的老丈人,不由的也有了一丝动容,没有人不害怕生死,普通人到了他这个层次更加害怕。
能有这个想法也算是大彻大悟了吧。
“老爷子果然是打过鬼子的,这份胸襟和洒脱常人不能及啊。”
周镇南脸上带着微笑,“你小子也学会拍马屁了,当你经历过炮火纷飞的战场,心境都会改变。”
“就有了一种活一天就赚了一天想法,再者不管是普通人还是过去的圣贤,谁又能抵抗的住岁月?”
看着女婿若有所思的样子话锋一转。
“建军啊,既然先进科技是你搞来的,就没有配套的资料吗?我听说最近军医院住了不少专家。”
“全都是熬夜熬的。”
张建军想了想说道:“今后再看看吧,我觉得越是困难越是对科研工作有好处,越是能开拓他们的思维。”
“前期虽然有点抓瞎,一旦弄懂就会记忆深刻,会提升科研更大的动力,如果什么都是现成的,其中的关键步骤就会忽略。”
“从而变成了被动的研究,这样反而对科研不利,反正什么都有也就失去了创新的精神。”
“容易养成一种惰性思维”。
“所以我认为,等到大部分难关攻克以后,再出现一份关键资料,这样更有助于让他们加深印象。”
“比一味的等着答案要强。”
周镇南听完仔细回味了一下,嘴角微微一抽,这小子说的好有道理,还真不好反驳。
否则科技工作者都变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情况。
“建军,你说的有道理,代沟确实大了点,还记得二十年前弄来的直升机吧,直到近几年才研究出来,花了十几年的时间。”
“工业底子确实薄弱了,刚开始的时候拆起来容易再安装上去很困难。”
“不过好消息的是,现在新一款的直升机已经开始生产。”
“这也幸亏有了超级钢材料,据说定型为直10。”
张建军听完不由的眼睛一亮,这倒真是个好消息,要知道前世直10在2012年才正式服役。
这个跨度差不多有二十多年。
于是微笑道:“内地的科研专家确实厉害啊,没想到已经能生产直10系列了。”
“你小子不会是讽刺吧,我咋感觉你这个夸奖有点反常。”
“老爷子,我哪敢呢,确实已经很厉害了,看来超级钢的发展使得科技有了飞跃式的进步。”
“要知道内地前期连数控机床都造不出来,现在能仿造眼镜蛇系列已经是不得了了。”
“所以我认为早点钻研高新机床最为恰当,所有和钢铁打交道的机械设备,基本都离不开机床。”
“并没有丝毫贬低的意思。”
周镇南听完点了点头,“沪上机床厂已经被国家大力支持,加上前期有先进的机床做样板,现在已经能够独立生产了。”
“不过产品数量还是跟不上,只能花高昂的代价在德国和斯洛伐克进口。”
“前期岛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这几年才刚好一点,他们的机床基本限制对内地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