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茵和赵秀琳吃完饭,从大棚里走出来。
天灰蒙蒙的,能见度很低。空气里水汽弥散,分不清是雾还是霾。
拍摄地点是市郊一处冶金厂的旧厂房,环境检测合格,改造成了居民区,保留了部分旧址。这边没什么大酒店,节目组住的是这唯一一家还算正规的城市快捷。
这条街很热闹,总会有住在附近的孩子从街头跑到街尾,去那边的小广场玩。
快到住处门口时,不远处的天光骤然大亮,紧接着是“嘭——”的一声巨响。余茵循声看去,火树银花点亮大半天空,小广场上有人燃起了烟火,驱散了灰蒙蒙的雾辛。
“每年春节卖不完的烟花,都会在这个时候拿出来便宜卖了,这是有人在放烟花呢。”
大腹便便的酒店老板伸长脖子出来看热闹,还不忘对两人解释。
余茵心念一动,兴奋地回头看向赵秀琳。
赵秀琳对烟花不感兴趣,但她理解年轻人对于烟火的向往,一下就懂了她眼里的期待,笑着说:“你去走走吧,我就不去了,我腿冷,远远听个响就好。”
“好。”余茵一把把羽绒服的拉到顶,又把毛茸茸的帽子戴上,只露出一双水灵的眼睛在外头,瓮声瓮气地说,“我给您发照片。”
说完,就一溜烟儿跑了。
余茵所在的现实世界是没有烟花的。
环境形势太严峻了,早在半个世纪前,烟花就被明令禁止,从此销声匿迹。一些大型的演出活动,都是利用音乐和光影来制造如同烟花的景象。
虽然也很漂亮,但感觉是不同的。
余茵闻着空气里奇怪的化学物质爆炸燃烧的味道,溜达着到了街角广场的烟花小摊。
摊主热心地招呼她慢慢看,“都便宜卖,给钱就卖。”
余茵问刚刚放的是哪种,摊主指了指角落的大家伙,“可漂亮了,60响的,妹子买来干啥啊?”
“寻个乐子,放着玩玩。”
余茵蹲下来,认真地看烟花外盒上的图案。
摊主说:“那你买这种就行,拿在手上,拍个照,小姑娘都爱玩。”
她看向摊主说的不起眼的细长条灰色棍状烟花,没看到多少小姑娘玩,倒是有不少小孩拿着玩。
摊主叫它“仙女棒”。
“那给我拿一把吧。”
“5毛钱一个,”摊主热心捡了个塑料,问她,“你要多少?”
“给我拿20块钱的。”
摊子边围着一群眼巴巴的小孩,手里拿着燃尽了的棍子不舍得扔,余茵确认他们的家长在身边,征求意见后分了他们一把。
摊主看在眼里,又送了余茵一个打火机。
放大烟花的人走了,广场上的人在她挑选的时候散去了许多。摊主指着远处的一栋二层平房说:“那是村委的楼,现在控制了。侧边楼梯上去可以上到天台,风景很好,您要是想一个人待会儿,可以去那儿看看。”
他又嘱咐道:“外地人吧?点的时候小心点,给弄眼睛里了。”
余茵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有栋小楼,她道了谢,一路过去。
水泥台阶破败不已,许多露出了底下的红砖,她上楼的时候遇到几个高中生打打闹闹地下楼,对她热情地笑笑。
站在天台上一眼看出去,四面八方满是黑黢黢的荒草地,比不得灯红酒绿的繁华夜景,也没有心旷神怡的自然景观,但却是开阔的、粗旷的,自有一股从春风吹又生的劲儿。
余茵觉得这片土地跟她这一站见到的许多雾辛人一样,贫瘠却有不屈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