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还有一点儿语文底子在,李子辰算是明白了卢象升的担忧,道;作为看待这个世界的世界观,器;作为具体事件的方法论。理学,或者说宋明儒学,在吸收了佛学道学后,被官方所承认的官方哲学,是整个华夏圈共同尊崇的,认识世界的根本的观念...
而不论是驭民五术,愚民也好,贫民也好,都是在这个儒理世界观下的具体的操作方式,而现在李子辰从根本上把这个道(世界观)给踹了几脚,现在这个道,就得彻底废弃,如同汉之儒废法,唐之黄老鄙儒一般,换个道玩...
而卢象升担心的,恰恰是,在没有能够代替这个道之前就把理踹开,那么方法论就如同不受约束的野马,它可以只讲究法律不讲究人情,它可以只谈钱和利益不管道德伦理,一旦这个口子开了,那么造成的结果便是,千年传承的东西,不管好的坏的全部废弃,族群的文化根断裂...
李子辰不得不感叹卢象升的洞察性,本就已经阉割了衣冠文明和科技文明的汉传统,在清末社会剧烈变动后,那些被儒法所困住的思想家直接从根上对这一套东西否定,以至于到了自己的那个时代,除了留下的语言文字外,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已经成了灰烬中的残余,以至于发生怎么样的怪像,都不足为奇...
李子辰摸索着下巴,“你所担心的不是没有道理,儒法虽然禁锢人心,但是不得不承认,儒法使得社会相对稳定,在没有严重的天灾人祸时,起到的作用很大,而大明又是个族群众多,占地极广国度,若要中央能够控制地方,这套可谓是立了大功...
而卢先生,你说若是现在孔子他老人家复活了,看到后人改编的他的学问,他会怎么样?”
卢象升和曹文诏面面相觑,怎样?他老人家估计得以德服人了,但是孔的那一套早就不成样子,而且具体实践起来,光靠嘴皮子可镇不住老百姓...
李子辰摊开手,“你们看,问题这不就出来了嘛,最早的时候,道归于天,人只能窥视那道,却不能占有那道,到汉的时候,董仲舒为了让君王也参与到设定好的纲常伦理之中框架,不得已将人道抬高到了天道的高度,君王便是天子,直接以人格篡夺了神格,以至于华夏自此成了无信社会...
无信的社会,无信的思想,否认不可知,更反对将不可知寄托于一个人格神。无信者认为,有一个完美诠释一切的东西能被自己握住,自我封神。
可问题就在于,无信者实际做的时候,将愿望当成现实,将正在进行时
完成时,他手里握的东西,就已经能完美诠释一切,他自己,已经就是上天,就是神。因为无信,因为愿望当作现实,所以官儒乃至理学,固步自封,妄自尊大的浓厚得无与伦比,最终将华夏腌成了酱缸...
那么现在二位,知道儒学,理学拉着咱们华夏走入死胡同,是哪里出了问题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