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说一点,为什么在天竺以前和现在的历史中,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其实不能说没有意识到,而是他们不愿意改变,因为他们既得利益者。
无论是之前的雅利安人,波斯人还是之后的阿拉伯人,约翰帝国的人,他们都是想要征服天竺,把天竺变成他们的领土或者是殖民地。
所以,他们希望的是天竺本土人群,越弱越好,于是,他们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种姓制度当中,把自己所在的这个阶层,提升到高种姓。
但是大夏不一样,大夏的领土就在天竺旁边,并且领土广阔,大夏对于领土的需求没有那么高。
并且,相对于天竺,大夏更偏向于已经收到中原文化影响上千年的东南亚地区。
所以,大夏即便是有领土扩张的需要,他们第一想要扩张的还是东南亚沿海地区而不是天竺。
这就给了大夏很大的操作空间,可以让大夏更为理智的看待天竺。
是按照之前其他各个势力,将天竺打造成一个种姓制度为主,但是却可能给你拖后腿的国家,还是一个相对于平等,各个阶层都能够积极向上,并且能够帮助大夏控制中东,控制印度洋的国家。
很显然,大夏选的是后者,于是才让天竺呈现出积极地一面。
士兵们有晋升渠道,所以在训练,作战的时候,他们能够更加主动。
官员们有了晋升渠道,他们能够更加主动的承担起一些事情。
这就造成了和原来历史截然不同的天竺。
现在这个天竺,更加的具有活力,也更加符合大夏的利益。
而那些不满足大夏新制定的规则,进而选择叛乱的种姓叛军,他们依旧采用的是以前的那一套。
对于士兵们来说,战场拼命的是他们,但是升官发财却没有他们。
这样的军队,在战场上,能有多大的战斗力?
就比如在这次平定种姓叛军的战争中,往往是天竺共和国这边的军官和士兵一起冲锋,在战场是相互为依靠。
而那些叛军,军官们躲在士兵们的背后,用手里的武器强迫士兵进入到战壕,跟敌人交战。
这样的作战,哪个士兵能心甘情愿的替你卖命?
于是乎,叛军这边往往就是打上一两枪就开始投降。然后又开始配合进攻的天竺国士兵,告他们自家长官所在的位置。
这才让整个平乱的战争,在短短的一周多的时间,就结束了。
对此,还在固守南方的天竺总督大骂对方是个废物,连给他们争取一个月时间都做不到。
是的,天竺总督也不看好这支叛军,但是他觉得即便这支叛军在怎么拉垮,给他们争取一个月的时间,让约翰帝国完善一下南方的防御应该问题不大。
可结果,一周多,不到十天的功夫,就被剿灭。
而这个时候,天竺南部的防御工事才修建了一半不到。这让总督气的直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