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次李红缨来四合院进行人口登记,易中海说他老家是昌平的时候,
何雨柱就知道秦淮如大概率就是易中海介绍给贾东旭的,
等贾东旭死后,易中海可能是觉得,是自己把秦淮如给推进了火坑,所以才时不时的接济秦淮茹。
不过何雨柱记得第1部婚姻法公布是在1950年的4月30号,也就是这个月的30号,
可易中海打算下个月才回老家,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但何雨柱并不打算说,还是让贾东旭再憋两年吧。
不过,阎阜贵听到易中海的话却有些疑问,“老易,你准备给贾东旭介绍一个农村姑娘啊,
可这能行吗?老贾两口子怕是不会同意吧。”
易中海知道阎阜贵考虑的,是大部分城里人的想法,
可在易中海看来现在跟以前可不一样了,“老阎,这你就不知道了,如果是解放前,我肯定不会这么做的。
可现在我们昌平家家户户都分了地,就连咱们北平城里都不知道有多少人回了乡下。
所以在我看来,现在农村和城市其实没什么差别。
至于贾哥两口子那里,完全不是问题,
他们可是尝到了在农村有土地的甜头,肯定不会反对的。”
阎阜贵也知道这好处,自然也认同了易中海的说法。
至于易中海跟跟阎阜贵,这次为什么不避开何雨柱,
当然是因为去区公所的次数多了,知道了方淑怡和区公所压根没什么关系,自然就不用顾及那么多了。
不过听到他们说起这些事,何雨柱连听都不想听,直接就端着板凳离开了。
回到正房,见何雨柱回来,已经开始吃早饭的何大清开口问道,
“柱子,会都开完了,你怎么磨磨蹭蹭的现在才回来,赶紧过来吃饭,吃完饭咱们还得去上班呢。”
何雨柱一边端起碗,一边把刚刚的事情说了一下,接着就看到何大清点头说道,
“也是,贾东旭是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了,
老易这个师父当得确实是没话说,连媳妇儿都给安排上了。”
听到何大清夸起了易中海,何雨柱也没法反驳,
因为易中海对贾东旭那是真的没话说。
这天,何雨柱父子俩吃过早饭来到丰泽园上班,
刚走进大堂,就看到栾学堂跟蒙长兴站在柜台旁边看报纸,这可跟以往一点都不一样,
何大清就开口询问,“蒙师傅,你今儿怎么有兴致在大堂看报纸,
平日里不都是在后厨忙活嘛。”
听到何大清的声音,栾学堂跟蒙长兴抬头看了一眼,
而后栾学堂先是跟何大庆打了个招呼,“何师傅来啦。”
然后就有些愁眉苦脸的说道,“是我把蒙师傅留在这里的,
今儿的报纸上可是登了一则不一样的消息,以后咱们丰泽园的生意怕是更难做了。”
听栾学堂这么说,何大清一点都不觉得惊讶,
丰泽园闹了快一年的劳资纠纷,一开始不就是因为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嘛,
于是何大清一边走向两人,一边问道,“掌柜的,这劳资纠纷又有新进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