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雁翎

第17章 九剑绝杀

“不错。”

“你的刀还能那么锋利吗?”董彦会语带嘲讽地说道。

一刀砍断十八把剑,还要同时划过十八个人的脖子。

用刀的人可能有那样的本事和能力,但手中的刀有没有那个本事就不一定了。

戒空看了一眼手中的雁翎刀,刀身上出现了一个很深的缺口,眼看着刀就要断裂开来。

“你曾经是很厉害,你曾经也很辉煌,你曾经天下无敌……可那只是曾经,你别忘了,你已经老了。”董彦会缓缓地说道。

是啊!戒空老了,连眉毛都早已是白色的了,脸上和眼角的皱纹深的能夹死苍蝇。

董彦会自腰间抽出一把软剑,随手一抖,剑身略略作响犹如一条白蛇在黑夜中跳动。

灵气自他的手中,传至整个剑身,软剑又如白蛇在吐着信子。

“九剑绝杀阵确实很不错,但是,经过我的改良之后,它变的更加厉害,杀人时也更加干脆。”董彦会自信地说道。

他说完话之后,身旁的八个人灵气也从掌心传入剑中。

九把剑真就如九条毒蛇一样,吐着白色信子将戒空围在当中。

戒空一边默念经文,周身黄色光芒一边大涨。

远远看去,他就像佛一样光芒万丈。只是这个佛和其他所有的佛都不太一样,这个佛的手中握着一把刀,雁翎刀。

这一次,戒空没有向上一次那样一刀劈断刺向自己的剑并用刀划过他们的脖子。

他竟然,只防不攻。

董彦会这一次也没有向上一次一样,因为,戒空的只防不攻而高兴。

他变的异常冷静,冷静如黑豹。

与此同时,他还向八人命令道:“攻击刀的缺口。”

其他八个人竟能和董彦会心意相通,在瞬间改变攻击方式,全都开始攻向雁翎刀的缺口处。

也就在这个时候,戒空大喝一声使出了刚才那一刀,快如闪电,力若开山的一刀。

雁翎刀终究还是断了,在一次一次的碰撞中终于折断了。

九把剑也都断了。

董彦会在剑断的时候,脖子本能地向后缩了一下,刀只是划伤了他的肌肤。

紧接着他闪身向后退。

戒空却不想让他退,迈步欺身向前,手中刀虽断裂。

但是,断刀依然可以杀人,可以杀死任何一个人。

董彦会退的速度很快,戒空却比他还快。

断剑刺入了戒空的胸口,断刀划过了董彦会的脖子。

月亮从云中露出了头,再次照耀在大地上。

月光很无私,即便是这个世间上最肮脏的地方,月光都会很温柔地照亮它。

二十八具尸体,每一具尸体都是被人一刀划过脖子。

戒空来到后山,将刀插入地面,只留刀柄还漏在外面。

他转身看到了翠翠,戒嗔和戒忘。

戒嗔和戒忘的脸上带着无法形容的神情。

翠翠第一时间走上前,扶住戒空。

她看着戒空空荡荡的左臂,泪已经流不出来。

第二日

鸡叫过第三声的时候。

小文满头大汗地从梦中惊醒。

接着等他看清眼前的场景时,又忍不住大叫了一声。

他看到戒嗔坐在自己的床边,正一脸微笑地看着自己。

他的身体忍不住颤抖了一下,本已止住的汗水又从额头往外冒。

“醒啦?”戒嗔微笑着问道。

“是,是,是二师叔。”小文缓缓地低下头,吞吐地回道。

“看二师叔给你变个戏法。”

说罢,还没等小文反应过来,戒嗔便不知从何处掏出一个杏,放在小文的面前。

小文在看到杏的瞬间,嘴角忍不住地露出笑容。

他的眼中满是激动和感激。

原来戒嗔并没有忘记,下山时小文说的那句话。这叫他如何能不感动?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修炼多年打不过魔族,去求作者?
修炼多年打不过魔族,去求作者?
时空变,救世现,执文简,掌雷电,驱除黑暗旭日冉,封魔永眠还于天。自封魔大战结束之后,神佑大陆已经平静了四百多年,如今一位神秘访客的出现打破了这份安宁……封印松动,黑暗重现,棋手与棋手之间尚可博弈,但受命运摆布的角色又该如何算计执笔之人……如何再次驱除黑暗,又如何摆脱执笔人的掌控,这将是一场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布局。而面对失控的主角,执笔人又该如何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情况下去合理地抹杀他,这又是无尽的阴谋
月夜霜宇
西游红孩儿,我功德赶超如来
西游红孩儿,我功德赶超如来
作为妖二代,牛胜英晓得出来混要讲背景更要有势力。你问他哪个道上的?父亲是妖界枭雄,西牛贺洲第一妖王牛魔王。母亲是铁扇公主,不仅有洞府有宝贝,还是能靠山吃山的得道地仙。而且自家父亲还有六个厉害的结拜兄弟。其中一位更是日后的斗战佛,昔日的齐天大圣孙悟空!至于自己这个红孩儿,那以后还能入了编制成为不缺香火不缺信众的善财童子~怎么想自己不用奋斗都能在西游世界混的相当不错了,但偏偏自己这个穿越者还有功德系统
凌晨两点海角天涯
回星眸
回星眸
天始初开的星辰,昭事着不凡的秘密,一切的源头到底是始于她,或是针对着我们所有人。。。。。。而她与我们到底都背负些什么?
酒栀栀
家族修仙:我有一个掌上仙府
家族修仙:我有一个掌上仙府
岭南之地,风云际会。王氏一族起步于微末,在这凶残的修仙界中隐忍崛起,重返祖地、飞升灵界、最终踏足仙界的故事。
我爱吃韭菜煎蛋
缘来莲惜
缘来莲惜
东方肚白,阳光破晓,红云中透出丝丝光线,洒落在这漫无边际的树林中,这里有参天古木,茂林修竹,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幽静又烦闹。
萧逸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