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冬执行官,开局绑定冤种系统

第480章 你的白袜摸起来真棒

“妈。”

“你觉得现在已经进行到第几步了?”

铃兰整理着手中的扑克牌,顺便瞄了眼身旁一直风轻云淡的哥伦比娅,很是疑惑,难道妈妈真的就一点都不担心苏命哥趁她们不在又去找上一两二三个女人呢?

莫非这就是白月光的自信?不过大概率只是完全没有去往那边想吧。

“对五。”

哥伦比娅沉吟了几秒,平静的说道:“结束了。”

罗莎琳有些意外的挑了挑眉,“这么快?对八。”

“对二,大你!”

“等等,从刚刚开始你们就一直都在说什么?”公子瞄了眼手里剩下的最后一张三,有些疑惑的问道,打牌就打牌怎么还带分步骤的?

“王炸,最后一个A。”

铃兰淡然的拿起公子手中的最后一张牌,嘴角微扬,“原来是小瘪三啊。”

“我服了,赢不了你们!”

倒不是公子玩不起,只是这半个月以来没事儿就打牌,胜率不能说是很高,只能说是低的离谱,对上铃兰当地主基本就没赢过,天知道这丫头怎么打牌这么有实力,怎么不去打职业呢?

“她们在说苏命和芙宁娜进行到哪一步了,你一点瓜都不吃?”罗莎琳有些惊讶的看向这位同僚,合着这些天公子真就除了打牌就是练习武艺呗,也难怪这家伙的实力进步飞快了。

“芙宁娜,谁?”

公子感觉好像是在哪里听到过,但这人和他好兄弟苏命又有什么关系,“不说这些,问题是咱们就一直在这里待着不回至冬城了?”

“女皇大人若是真的有心通缉绝不会这般风平浪静,要我说这其中定是有隐藏的内幕。”

公子在这方面还是反应很快的,以他对女皇的了解程度,要是真想杀还需要挂通缉令?早就亲自动手解决隐患了,就算是在其他神明庇佑的国度也没用。

“的确如此,但女皇的目的就是将我们赶出至冬城,在那里此时此刻必然正在发生着什么。”

哥伦比娅看向手中的笔记,里面记录着这些日子里从世界树中获取的情报,随着大慈树王苏醒的时间逐渐变长,能获取的信息也越发珍贵有价值,最重要的是能够触碰那些亘古的曾经。

有关苏命的历史在时间之海的每一段都能捕捉,那些久远的过去是更珍贵的情报。

“只要等到苏命回来就好了对吧,我也没什么事情要做,姑且就当作在此地监视你们。”

公子给自己找了一个很正当的理由,作为执行官监视叛徒这也很合理,被问到也挑不出什么毛病,至于是怎么监视...斗地主也算是监视。

一个人拖三个人还不算监视?

“没事儿我就继续去练习了。”

公子拿起长枪走出了房间,斗地主姑且算是每日固定的休闲和情报交流时间,他还是对打架更感兴趣,自从被丝柯克带回至冬后就再也没遇到过带劲儿的对手了,有时还真是想念曾经和苏命天天互殴的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中)
《战争与和平》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不朽名着,位居“世界十大名着”之首,作品共四卷。作家以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为中心,描写了俄国人民奋起抗击侵略者的英勇场景,同时也探索了贵族阶级的历史命运问题。小说围绕着鲍尔康斯基等四大贵族家庭的生活展开,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