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冬执行官,开局绑定冤种系统

第439章 健康爽朗的笑声.jpg

“大慈树王的情况已经好了很多,但清醒的时间还是有些不稳定,你和我提过的那些其实在之前就有进入世界树内查看过,但什么都没有找到。”

纳西妲眨着眼睛,思考片刻后开口:“我认为有三种情况,一是的确没有发生过,二是那份过去被世界树所封印,三是存储的枝桠被人窃取。”

“也就是说,不论结果如何都要等待大慈树王苏醒才可以了。”

“是这样的,在这段时间里我也会尽力保护你们不被冰之神发现,”纳西妲小口的咬着好吃的马卡龙,这还是她第一次吃到这样细腻的甜点,总感觉有些上瘾了呢。

听说是铃兰从枫丹带来的水神最喜欢的甜点款式,味道果然很不错。

“看来要留在须弥的时间要比想象中还要长,”哥伦比娅盯着茶杯内的倒影,心底却在担心苏命那边的情况。

“苏命哥那边一定没问题的。”

铃兰随后想到了什么喃喃的说道:“希望芙宁娜小姐归来后不会也穿上了白丝。”

哥伦比娅抿唇轻笑道:“也许到时候苏命会多一个裸腿的XP也说不准哦,”她只是对于纳塔的情况还有些忧虑,身旁看不到苏命终归还是会不自觉的去想念。

“那样最好...”

纳西妲小声的嘀咕了一句,她可没忘记苏命对于白丝的执念,导致年轻的小纳都有白丝恐惧症了,见到白丝就本能的会想起不久前被禁忌知识污染的时刻。

“咚咚咚。”

门外此时忽然响起了敲门声,铃兰疑惑的眨了眨眼睛,小声的说道:“应该没人知道这里了。”

罗莎琳举起双手表示无辜,“我可没被跟踪,这点反侦察意识还是有的,好歹也是个前执行官。”

哥伦比娅眼神微微凝重了些,掌心内亮起一团光球,走到门旁后用穿着高跟鞋的脚将门轻轻踢开。

“哎呀,伙伴我来了,你说的队友都搁哪呢?”

公子发出了健康爽朗的笑声,大步走进了房间,放眼望去扫视了一圈后完全没有发现苏命的身影,头顶缓缓弹出一个问号。

“不是,也没接到通知要在这里开会啊?”

达达利亚兄有些摸不到头脑,怎么一开门全都是执行官同事,不是说需要帮忙吗?“说起来我看到你通缉令了啊罗莎琳,等等...你们这是集体反叛女皇了?”

达达鸭后知后觉的发现了气氛貌似有些微妙,下一刻就被哥伦比娅从背后砸来的光团干晕了过去,软趴趴的倒在了地上。

“苏命找来的?”

罗莎琳挑了挑眉,“这家伙对女皇的忠诚度还算蛮高的吧,怎么想也没法当成自己人。”

“但能知道这里应该是苏命哥告诉他的,也就是说并不是没有机会策反,”铃兰认真的分析后说道,现在的她们需要战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削弱女皇那边的战斗力。

“不管怎么说,先绑起来吧。”

哥伦比娅和铃兰的想法一致,于是做出了决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机甲狂潮:从教练机开始无限进化
叶流云穿越蓝星,一个机甲狂潮的平行世界,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机甲。叶流云却只有一个破铜烂铁般的0星教练机。好在他觉醒了无限进化系统,只要完成任务,就能够获得进化点,让机甲无限升级进化!0星动能系统?直接进化,10星恒星动力炉,无限能量!0星防御系统?直接进化,10星虚无量子防护立场,固若金汤!0星战斗系统?直接进化,10星终星武系列,毁灭星系,制霸宇宙,就在今天!你以为10星就是极尽巅峰了吗?不
是龙神啊
诸天:自遮天崛起
诸天:自遮天崛起
吾有一刀,可斩天骄。吾有一剑,可镇诸天。天帝出,镇世间,刀逆乾坤斩光阴!登天路,踏歌行,弹指遮天!自遮天崛起,于万界成帝!
徐一亿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下)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复活
复活
本书记述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奸姑母家中养女、农家姑娘卡秋莎·玛斯洛娃,导致她沦为妓女;而当她被诬为谋财害命时,他却以陪审员身份出席法庭审判她。这看似巧合的事件,在当时社会却有典型意义。小说一方面表现作者晚年代表性主题——精神觉醒和离家出走;主要方面则是借聂赫留道夫的经历和见闻,展示从城市到农村的社会阴暗面,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
(俄)列夫·托尔斯泰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上)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年至1877年。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
(俄)列夫·托尔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