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五分钟,这一大脸盆的酸菜粉条,就给他们吃完了,一滴都不剩,盆底干净的就跟拿抹布擦洗过一样,就这样,几人吃完都是吧唧着嘴,舔嘴唇,意犹未尽的模样。
没办法,一年里也就过年那几天能见着点荤的,实在是太馋人了。
刘军这时拍腿作痛心状,“哎呀,你们呐真是,只顾自己享乐,怎么能忘了和我们一同下乡插队,并肩作战的亲人、战友们呢?你们别忘了,之前女知青那边可是给咱送过白面馍馍,唉……惭愧啊!”
摇头晃脑,叹息怅然!
向南虽来才三天,但脑子里已是接收了属于原来那个‘向南’过去的所有记忆,知道这家伙的性子,开朗、活泼,爱玩闹。
拍下他肩膀,也给打趣道:“你刘军同志既然这么有志气,刚为什么就你吃的最多?好家伙!刚这筷子扒拉,嘴里嚼的速度,都快赶上咱生产队养的那几头猪了。”
“哈哈哈……”
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张文娟也是跟着笑起,说道:“大军,那边你不用担心,刚我也给送去一些!”
“哦,那就好,那就好!”
刘军颔首,一脸欣慰,要把戏演到底。
张文娟收了那脸盆,就要离去,柳国庆下了炕去送她,两人一前一后出了窑洞,很有默契,过了五六分钟柳国庆回来了,那嘴角微勾起的弧度,眉角微扬,显然心情不错。
柳国庆坐到炕边,另一知青杨万春凑上来,挺严肃说道:“老柳,你真打算这一辈子留陕北,留唐平了?不打算回去了?”
坐边上的知青许亚军说道:“万春,咱得回的去才行啊,户口都落这了,严格意义上来讲,咱们现在都不是京城人了,地地道道的陕北农民。
我看挺好的,老柳都26了,这文娟姐好像也有二十三四了吧?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有情我有意,我看呐,等时机成熟,老柳!你就去支书家提亲去吧,我们几个到时一定给你好好捧场,绝不掉面。”
大家伙都是附和着。
柳国庆脸又红了,他扶了扶眼镜,想要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没有搭话,脸上挂着几分憨憨的笑容!
……
时间转眼来到四月,一年一度的春耕春种开始了,也是最繁忙、劳碌的时节,根本没有时间让向南他来惆怅、缅怀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每天一大早天不亮,外头还是灰蒙蒙的,就得出门上山干活了,帮工的、犁地的、抓粪的、点籽的、牵牲口、各有分工,扛着农具、种子,浩浩荡荡的来到田里。
到了地头,把农具往牲口上一套,安排帮工的牵住牲口,犁地的把鞭子一甩,一声呦喝,牲口轰隆隆的迈开步伐,犁在地里发出破土的声响,沉寂了一个冬季的泥土气息,猛的扑面而来。
像这些活不管男女都得上,而且他们这边的几个女知青,干起活来,那叫一个干净利索,一点不比他们男的差,胜尤过之。
那句话怎么讲来着?
妇女能顶半边天,眼下的此番此景是最好的写照。
中午饭也是在田里头解决,他们几个知青边干着地里活,边眼巴巴的望着来时的那条山路的尽头处,跟盼星星盼月亮般,期盼着送饭的人赶紧过来。
千呼万唤!
终于是看到了那道人影,那人远远就对他们喊道:“吃饭了,吃饭了,大家先歇一歇!”
向南发誓,这是他忙碌这么些天,最想听到,也是最幸福的时刻。
把手里的镢头、铁锹等农具放到一边,一个个都是兴奋得跑过去迎人,中午吃的是黑乎乎的糜子饼,这玩应又叫‘黄米’,学名叫“黍”,软糜子的穗很有用,可以捆绑扫帚,扫炕、扫磨,成为婆姨们手里的物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