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的朝会大体有三种形式:常朝、内朝、大朝会。
分别在与会人员、开会议题以及会议地点的不同。
常朝和内朝相对随意,目前大部分时间已经交由刘据主持,只这大朝会,上至二千石及以上的公侯良将下至六百石的官员统统到场,甚至还有部分臣服汉朝的周边少数民族代表,仍然由刘彻亲自临朝主持,而且每一次都有固定的时间,非常正式。
有了上一次未央宫常朝的经验,刘髆这回老老实实的随着百官队伍入殿,并且迅速的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进入大殿之后,也能明显的感觉到这次大朝会比上一次的常朝更加隆重。
除了与会的人员增加了很多之外,大殿里还多了很多供跽坐的坐榻。
其实就是一块软垫子,方便与会人员席地而坐。
对于这种坐姿,刘髆深感无力。
尽管有这副身子打小练出的本事,但那种两膝着地,臂部坐在小腿肚上的方式,久坐之后仍然会觉得麻木酥软。
等出了长安,他高低得把椅子弄出来!
一边带着怨念的认命坐下,一边用目光在人群里搜索自己的目标。
好在他的位置与刘丞相离得不远,一抬头就跟刘屈氂的目光对了个正着。
那老小子冲他挑了挑眉,狡黠的笑笑。
大体意思是事情妥了。
可刘髆并没有他那么乐观。
他在皇宫午夜惊魂的那场祸事,被掩盖得无声无息。
宫外连风言风语都捕捉不到半点。
刘屈氂还不知道刘彻跟他闹翻了的事。
这时候上前跟他商量对策显然不可能。
事已到此,到时候随机应变吧!
很快刘彻就穿着一身正式的龙袍过来了,刘髆忙随着众人一同起立行礼,礼毕之后又重新坐回来。
模样安分乖巧,连头都不敢抬一下。
刘彻倒是专程扫了他一眼,难得看到这么听话的老五,一时老怀大慰。
大朝会是有流程的,虽然主持人是刘彻,但做为百官之首的刘屈氂才是真正掌控节奏的那一个。
议题一项又一项的过,刘髆一开始还听得津津有味,但总听着一些扯皮的、恭维的话,耐心也很快就要到极限了。
但也不是什么都没听进去。
至少关于秋粮收获的情况和又有小股匈奴寇边的事给他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而对于满朝的文武大臣来说,这只是两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并且很快揭过。
只有刘髆暗暗感慨。
哪怕如强汉,老百姓的日子依旧难过!
都一样不仅有粮食欠收、还有外敌侵扰,简直是麻烦不断。
老祖宗们历经磨难,数千年之后,仍然能让华夏屹立于世界之颠,的确个个都是了不起的英雄!
……
“陛下,昌邑王封王日久,不适久居京城,是否该择日离京就藩了?”
刘髆不知道这个大朝会要开多久,他的思绪正发散中,冷不丁就听朝堂上有人提到了自己!
猛的抬头,就见刘屈氂已经出列,站到了刘彻的宝座正当面。
终于到了吗?
刘髆忙打起精神,准备见识见识刘丞相的能力。
“臣等附议!”
大殿上首的刘彻还没出声,立即有三三两两的朝臣起身站出来。
刚刚还分列两旁,坐得满满当当的人群,一下子就少了三分之二。
全都挤到当中站着去了。
刘髆心里忍不住为刘屈氂点了个赞。
这人的确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就冲他这约束百官的能力,那也是杠杠的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