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办。
呵呵,其实说不上这个,李静静和张大勇也说不上太专业,不过是,林浩太不专业了。
还不如人家俩人呢!
刚刚三人好一阵商量,嗯,也说不上商量,大概是林浩听着,张李两人,你一句我一句,越说越热闹。
最后的最后,李静静开始找朋友询问,诸如:租赁专柜,租金杂费的信息,守着楼下商业广场,都不用别处去找,相熟的店铺柜台,打听一下就好。
接着就是注册网店等等事项,就连是重新办理注册,或者在原营业执照上增加项目,都找会计公司咨询了一下。
微信,电话,语音,视频,李静静倒是条理清晰,好一顿联系,不一会儿就成果颇多。
比如商场的一个专柜,三十多平米面积,年租十六万,比如转过路口的临街底商,上下两层,一年就是三十六万。
比如经营通讯器材,需要特行证明,厂家授权,技术资格证,如果只在原营业执照上增项,资质会比新办好看的多……
张大勇也忙着,先是联系老邹,毕竟人家一直干二手设备,人面更广,再就是打给相熟的同行。
库里百十来万的货物,要是能处理了,也就不用再找库房倒腾。
说起来,老林跟同行的关系,到不如张大勇来的融洽。
张大勇干的是售后,安装。技术方面是行家里手,又没有利益冲突,倒是时常能帮同行找找故障,提供点咨询什么的。
再加上老张大大咧咧,脾气又好,倒是横向联系更多,关系更好。
老林不一样,那关系,差不多是见面笑呵呵,背后吐唾沫。
有时候参加招投标,开标前,几家公司还能聚一起嘻嘻哈哈,聊个天,喝个茶,可到开标以后,没准就骂上了,好一点的,也是转身就走,大概是一句,别让我再看见你,你特么报价那么低,赔死你丫的。
同行是冤家,不过如此罢了。
融合老林的记忆,张李两人这些本就相熟的人,林浩还能应付自如,在他众多的记忆中,找到差不多的情景话术,综合一下记忆就差不多应付。
换到原本的点头之交,也就难办了,本是记忆不多,还大多是呸,滚,去你丫的,这样的词汇。
也许打个电话,就算忍着这些不喷,剩下的,大概都是你说前门楼子,他说瞎七八头子。
不尴尬死,大概也没什么结果。
至于想找生产厂家退货,或者转给别的经销商,呵呵,想多了,也就别去碰那一鼻子灰去了。
这么多事儿,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定下来,林浩毕竟是伤员,留下两人“工作”,自己施施然走出公司。
对,就得让他们干活,谁让他们这次,非要拿钱参股呢!
“我该接女儿放学了,你们联系吧,晚上家吃饭……”
“行,你回家歇着吧,我们早点过去,反正你又做不了饭”
不自觉走出广场,林浩才突然发现,老林对接女儿放学,倒是有一种执着。
只要不出差,那是每日不辍,必须去接的,即便不在家,也掐着点打视频电话,非得确认了到家才放心。
这中年胖子,貌似有什么被迫害妄想症吧,生怕孩子被拐走似的。
小时候带孩子出去玩也是,一直盯着,眼睛都不带错开的,生怕磕着碰着,一转脸孩子就受伤了什么的。
记忆中有一次,爷爷带着林苗苗去公园,老头专注看别人下棋,自己孙女,胳膊摔了一个血口子都没注意。
所以,孩子爷爷悲伤的,被剥夺了单独带孩子的权利。
老老林没少跟老林掰扯,不过,每次都以失败告终,老林比划一下胳膊,老老林就没脸儿了。
还有一样,老林绝不允许林苗苗再外留宿,除了爷奶家,就是亲戚家里也没住过。
老林的记忆里,第一次跟闺女吵架,竟然是有一次林苗苗去同学家玩,要留宿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