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作为此次作战前线最高指挥官张太尉,痛定思痛后,决定改变作战策略,收缩兵力,把此前一分为三的兵马,收拢一处。全力从中路进攻,企图直逼南离都城——上墉。所谓擒贼先擒王,一旦攻下南离都城上墉,必定影响整个南离军队士气。且国都被破,这国也就等于亡了一半了。再由上墉城作为据点,攻下南离剩余城池也就指日可待了,他昔日的豪言便皆可实现。
然而现实和计划往往是有出入的,张太尉的计划理论上是可行且有效率的,然而却忽视了南离对外来入侵者的抵抗决心。
即便有了照月援军未按计划准时到达的意外发生,南离军队及时作出了调整。并根据斥候的探报,太尉越英预判了曦祜会将左、中、右三路大军汇合的策略,因此提前做好了相应的准备。
越英的提前预判以及相应的部署,给了张太尉一个措手不及。他本以为三军合一便能出奇效的,没想到却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有气使不出来。他这心里憋着气,对手下之人稍有差错便动辄打骂,受此影响,曦祜统帅身边的将领,心里也窝着火。
统帅的无名火尚可发泄在身边将领身上,而这些将领转头就将此受的气转移到了手下尉官的身上,这些大小尉官也有样学样,将从上峰那里受的怒气,变本加厉的全都撒在了士兵身上。这样层层连锁反应之后,明明是寒冷的冬天,整个曦祜军营,却仿佛每个人身上都带着火星,一点就燃,一碰就炸。
然而他们这股怒意没有对准作为敌人的南离,反而在内部恶性循环和自我消耗了。或许正是因为曦祜大军失去了人和这个要素,本没有人数优势又遭遇计划突变的南离大军,硬是将局面维持住了,不仅如此,还局部打了个反击战。
但此等局面却是曦祜方面既不想看到也未曾预料到的,张太尉本以为三路大军合三为一之后,便能重现战事开启时的局面;他还给君王写了奏章表示此举一定会扭转当前的颓势,然而却事与愿违。
同样感到失望和震怒的还有曦祜君王子雅骋鸣,当初张太尉定下那招所谓的“出奇制胜”的谋略时,他虽不赞同,但也没有反对。毕竟这所谓的“出奇制胜”只是说得好听,说难听点其实就是偷袭,但张太尉力荐此举,并表示兵不厌诈,只要能打胜仗,便是好的谋略。
虽然子雅骋鸣觉得此谋略会有损曦祜声誉和形象,但张太尉这句话倒是说到了他心里:只要能打胜仗,便是好的谋略。张太尉这人虽无谋但胜在有勇,在朝堂上大部分臣工不同意与南离开战时,以张太尉为首的一批武将却极力支持。
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信誓旦旦的保证,以及对战胜后的利益分析,他才力排众议决定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