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烽火燃血

第655章 全新部署

“第33和第34集团军加入北伐作战之后,在整个太原大会战中,我们的兵力已经完全超过了日寇,在兵力方面拥有着绝对的优势!”

范昌义看着激动的张荩忱和张树堂说道:

“如此一来,我们会战取得完全胜利的概率又大大提升了。

只要各部队,各级官兵同仇敌忾,奋勇杀敌,完全有把握一战解决整个山西的日寇,进而将兵力向华北平原扩展!”

当年卢沟桥事变的时候,张荩忱兼任北平市的市长,为了掩护军队的正面行动,张荩忱留下来与日寇周旋,甚至为此还被误会冤枉,背了一段时间的骂名。

当年离开华北时的无奈、仓皇和悲愤依旧历历在目。

如今他带着全新的军队回到华北,敌我形势早已逆转,是该扬眉吐气了。

“莫长官,请您下命令吧,第33集团军一定要把曾经丢失的东西都找回来,为牺牲的西北军将士正名!”

张荩忱眼中含泪。

莫凡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荩忱将军,我和你一样对西北军的过往感到惋惜悲痛,但是如今形势大变,不合适在纠结于那些过往!

力争太原会战取得胜利,就是对华北日寇,整个日寇派遣军最好的报复!

也是对所有泉下烈士最好的安慰!”

张荩忱无言颔首。

莫凡看着沙盘,嘴角轻扬说道:

“日寇都把兵力集中到了太原,集中到了正太和同浦铁路线。

多田骏这是想与我们打持久战,在33和34集团军抵达之前,我没有太好的应对办法,但现在情况大不同了。

他想要集中兵力,我偏不!”

周围的几人顿时集中注意力,竖起耳朵聆听莫凡的部署。

“71军72军和73军沿同浦铁路北上,担任正面的主攻,与日寇决战于太原盆地!

75军和76军从长治、襄垣、沁县、武乡、榆社、辽县、和顺、昔阳一路北上,主力沿公路突进,用最快的速度抵达平定和阳泉一带,切断正太铁路,封锁娘子关!

第四集团军从沁县北上,攻击平遥以北地区,策应南线主力部队!

李定国的新编第四师已经越过了汾阳,正在悄然向北行军,但是这还不够。

给胡寿山发电,让他的两个军从柳林过黄河,沿晋绥军东进之路线前进,5日内必须抵达汾阳,并攻占之!

攻克汾阳之后至少派出一个军的兵力,沿着太原盆地的边缘向北前进,尽量向云中山靠拢。”

“总司令,您这是打算将北同浦铁路也掐断?”范昌义的脸上带着震惊。

莫凡颔首,

“反正现在我们兵力充足,完全可以如此部署。

无论第34集团军的行动是否会被日寇发现,只要他们开始向北行动,都可以影响到整体的战场形势。

正太铁路阳泉娘子关方向、同浦铁路忻口原平方向、太谷祁县方向、介休平遥方向;

我军同时从四个大的方向展开攻势,就算多田骏想要集中兵力决战,那也不可能,在这样的形势下他必须分散兵力应对。

日寇兵力本就捉襟见肘,如此分散之后更难是我军之对手。

如此布置能够给予多田骏最大的压力,让他时时感觉太原会战的这十几个师团有被围而歼之之可能!”

“真有可能吗?”张树堂惊讶的问道。

莫凡摇头,

“可能性不大。

不过只要日寇开始全线溃败,我军便可痛打落水狗,留下狗日的几个师团应该不成问题!”

张荩忱偏头看着沙盘,口中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
我穿越了但金手指丢了!王小龙误入虫族陷阱,被虫族以种族天赋送到了一个异时空的明末。这里时空在成祖时出了不同结果。燕王朱棣造反失败被杀,据说是阵前中流弹堕马死亡。诸藩皆被废。鞑靼依然强盛。外患内患皆严重。到处盗贼如毛。乱世出英雄。……而王小龙...
玉龙2009
血色黎明
血色黎明
以热血换黎明,用生命写忠诚。靠胆识战魔鬼,凭智慧斗凶顽。
徐亚光
水浒粮草小兵甲
水浒粮草小兵甲
以贼窝里的吃饭、穿衣、利益、“官位”、人性等为主题,来讲述水浒故事,不求标新立异、耳目一新,但求探析好汉们内心深处的故事。
一弟于一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成亲后,我玩刀的娘子开始娇羞了
永嘉十二年,苏州府大水,房屋倒塌无数,良田被淹无算,数万百姓衣食无着,成为流民。李想穿越过来,就成了一名光荣的丐帮弟子,就在他感叹着老天或者系统不公的时候,却被一阵吵杂声惊醒。只见几名彪悍的汉子忽然闯了进来,为首的却是一名体型壮硕,膀大腰圆的少女。少女手提两只硕大的铜锤,至少五六十斤,这彪悍模样,后世的举重运动员,都没法比,这么猛的妹子可真是......没见过。少女环顾一圈,最后看到了李想,脸上露
佐蓝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科举,他们都说我是文曲星下凡
(本书融合科举+感情+朝堂+官斗+战争等各种元素)赵琳,本是华夏最为年轻的古文学教授。穿越后,成为了大周一个享有“文曲星”“神童”人设的少年童生。却被提学大宗师,断定为“为人轻浮,终生无成”。面对人设的即将崩塌,他凭借着两世的超凡智商、才华,一举拿下院试案首。乡试中,更是一举夺魁,成为解元,夺得“中原第一才子”的名号。他鸿运滔天,救下的乞丐是书画诗词四绝的江南第一才子。大周魏王、未来的储君、皇帝,
林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