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烽火燃血

第570章 忠烈祠见

6月15日。

南阳方面刚刚发布了飞行员招募公告,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的战斗机和轰炸机开始进入南阳盆地的范围。

各个城市再一次响起防空警报,地面防空部队严阵以待,拦截的战斗机中队紧急起飞。

日本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出动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比陆军第三飞行集团更多。

尽管敌人的力量远超于己方,南阳第一飞行中队和第二飞行中队的飞行员依然毅然决然地冲上天空,尽可能的阻止敌人接近南阳。

空中的战斗非常惨烈,飞行中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地面的防空部队火力全开,但就算如此,依然有大量的轰炸机顺利的冲过了防空网。

南阳再一次遭到沉重的打击,整座城市第一次剧烈的颤抖。

日军的轰炸持续了一个小时,到下午的时候城区的火势才逐渐被扑灭。

百姓们从防空洞里走出来,看到家园被炸得面目全非,无不心痛愤怒。

科学院新到的众多外国科学家第一次经历这般程度的轰炸,神态有些惶恐不安。

乔治汉密尔顿教授看着半坍塌的科学院建筑,忧心忡忡的说道:

“也不知这样的轰炸要持续多长的时间?

在这样的环境里,我实在无法安心的工作。”

另外一名物理学家一边擦拭着镜片上的灰尘,一边感叹着说道:

“中日两国的实力差距很大,这是客观存在的,基本不可能改变。

尽管我们所在的南阳近两年工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在军事实力方面与日本人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之前与一些中国的研究员聊天,从他们的口中知道,南阳的实力已经超过了位于大西南的重庆,这里也成为了日本侵略者首要打击的目标。

也就是说这样的轰炸恐怕会一直持续下去,最短都要一两个月。”

生物学家海蒂拉玛博士的外表虽然有些狼狈,但整个人精神状态很好,她轻轻拍了拍发尖上的灰尘,毫不在意的说道:

“今天早上科学院的院长不是说了吗,所有科研工作暂停,科学家配合地方保卫人员整理好实验室的各种设备和资料,三日之后整个科学院集体搬迁到西边的山区。

从华夏人一贯的做法上推测,西边山区的条件虽然比不上这里,但肯定不会太差,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实验室。

大家都是为了科学资料而来,肯定能够克服这短期的困难。

也许山区的空气更清新,风景更秀丽。”

周围的科学家们有的点头,有的苦笑,事已至此,只能尽量自我安慰了。

————

“嗤嗤嗤…………”

一架冒着浓烟的战斗机摇摇晃晃的接近机场,飞行员极力控制飞机,尽量避免直接砸在跑道上。

蒋清和、彼得罗夫少校等人站在远处紧张地看着飞机与跑道亲密接触。

飞行员的驾驶技术颇为高超,他在最后时刻用机腹减缓冲击力。

飞机一路火花带闪电,在跑道上冲出几百米才停了下来。

“嘀嘟嘀嘟嘀嘟……”

早已准备好的消防救援车及时抵达现场,将摩擦的火苗扑灭,并且救出了飞行员。

蒋清和和彼得罗夫少校驾驶吉普车来到飞机边上,刚好看到湿漉漉的李旺被消防员拎出来。

副中队长李旺看上去基本没受伤,只是略显狼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
德意志风暴
德意志风暴
一场试验事故,让苏强意外穿越到1919年的慕尼黑,成了一名本该死于劫匪之手的外交官之子——克莱.霍夫曼。这是一个德意志历史上最灰暗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战败,正面临着列强的收割。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恶魔崭露头角的时期,一群疯狂的人,刚刚露出獠牙。那些在荧幕和书本上出现的人物,就这样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席卷整个人类的风暴,正在悄然凝聚。无人可以置身事外,也无人可以在这场风暴
煮熟了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