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烽火燃血

第468章 视察(二)

“他是我们在德国人mg34机枪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还没有明确的名字,暂时称呼他为mg34改进型。”

跟随在莫凡身边的杨荣首先按耐不住,不由自主的上前抚摸枪身,感受机枪和mg34的区别。

葛承山继续说道:

“这挺机枪与mg34相比最大的创新点在于生产制作工艺,全腔所有的金属部件都能够采用金属冲压工艺生产,工厂建立起完善的流水线之后制造起来成本更低、速度更快。”

“哦,好像比mg34轻了不少。”杨荣拎起机枪感受着说道:

“只是看上去好像是一堆堆铁片组成的,不太可靠吧。”

葛承山一听这话就急眼了,马上让人把子弹箱搬过来。

试枪员显然对这把枪颇为熟悉,很快将枪与250发的弹链连接。

莫凡在一旁抱着手看着试枪员的动作,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明显。

没错,这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好的通用机枪,mg42。

不过在这个时空位面,东方首先将mg42研制成功,以后他将不再是这个名字。

试枪员最后检查了一遍,一切准备妥当之后回头看了看总设计师葛承山和莫凡。

莫凡微笑道:

“开始吧,让我们所有人都看一看这把新枪的威力。”

试枪员瞄准了前方的标靶,在所有人的目光注视下扣动扳机。

“嗤……嗤……嗤嗤……”

杨荣和周泉等人一下子瞪圆了眼睛,机枪发出的声音与普通机枪有很大的不同,不是清脆的嗒嗒声,像是撕扯某种东西,又像是深红的烙铁落入冰水。

他们同时也看到弹链在快速跳动,一声嗤响,七八发子弹就已经飞射了出去。

身为老兵的他们很快明白,因为这把枪的射速太快,发出的声音才会那么的奇怪。

扣动扳机的次数很少,但是五六十发子弹已经打出去了。

等到枪声停止的时候,所有人才下意识的去看远处的靶子,三个靶子已经被打的稀碎,试验场上升起淡淡的烟尘。

杨荣等人直接看的呆愣,首先震惊于这挺新机枪的射速,其次是威力。

以葛承山为首的众多研究人员同时将目光看向莫凡,那意思似乎是在问,怎么样,很不错吧?

莫凡轻轻颔首。

杨荣愣了几秒钟之后忽然清醒,他走过去推开试枪员,亲自端起了新机枪,瞄准300米外的沙袋,猛然扣动扳机。

“嗤嗤嗤……”

这次枪声没有中断,弹链飞速跳动,杨荣的手指扣着扳机,根本不松手。

靶场上被打的沙尘四溅,杨荣的身体随着机枪剧烈颤抖着。

也就是几秒钟的时间,250发的弹链被他打了个干干净净。

枪管发红冒烟。

葛承山主动解释道:

“司令,这把枪的射速飞快,我们一般建议在战斗的时候采用短点射,如果扣着扳机不松手,不仅子弹的消耗是个天文数字,枪管最多也只能支撑一条弹链。

大概打出300发子弹左右就需要更换枪管。

当然,如果使用短点射,枪管的寿命会更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状师
大明状师
高律李子谦穿越大明,成为了大明朝治下的一名状师。于是,他破悬案,鸣不平,登朝堂,平天下。
不吃白菜先生
鼎锅底人
鼎锅底人
明初年间,未来皇妃与贫寒小子偷吃禁果,当处死。一出假死他们得以金蝉脱壳,逃进原始森林。他们遭遇猛兽、野火顽强活下来。又遭遇地陷沉入几百丈的天坑与世隔绝。在他们准备就在那共度余生之际迎来了他们的孩子,为了孩子,男主想尽了法子终于爬出了天坑。在他们安居乐业时又遭战乱,他们收留一群妇女儿童回避天坑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甘望明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高考后,带着种子系统去参军
重生平行世界,高考结束后,才知道早已激活了系统,但是系统要求他去参军。可,他已经确定自己是高考状元了,没办法,他只能带着种子,先去参军,一步步走上巅峰。
燕草
弘唐
弘唐
那一年,王勃准备南下,看望被自己连累贬官交趾的老父。那一年,骆宾王在长安郁郁不得志,南下巴蜀巧遇卢照邻。那一年,杨炯待制弘文馆,渴望仕途,却怀才不遇。那一年,贺知章正天下求学,背起行囊,准备远赴长安。那一年,唐军在西域对吐蕃战事取得大胜,吐蕃再次向大唐请和。那一年,刘仁轨破新罗兵,新罗王金法敏遣使长安“谢罪”。那一年,高宗李治风眩症日重,召群臣议武后摄政之事。那一年,洛阳合璧宫,高宗嫡长子李弘卒,
染血的剑锋
德意志风暴
德意志风暴
一场试验事故,让苏强意外穿越到1919年的慕尼黑,成了一名本该死于劫匪之手的外交官之子——克莱.霍夫曼。这是一个德意志历史上最灰暗的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战败,正面临着列强的收割。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恶魔崭露头角的时期,一群疯狂的人,刚刚露出獠牙。那些在荧幕和书本上出现的人物,就这样活生生的站在他面前。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席卷整个人类的风暴,正在悄然凝聚。无人可以置身事外,也无人可以在这场风暴
煮熟了的螃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