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之烽火燃血

第437章 牺牲和缴获

11月2日,校长和各国公使早已经离开了河南,但是众多记者和武官以及商人依然徘徊在罗山和潢川战场上。

记者主要是进行采访报道工作,武官和商人则有着不同的目的,或为情报,或为试探。

这一日上午,参谋总长何敬之召集参战部队的军事主官在潢川召开战后会议。

第一军、四十六军、五十九军、七十七军、六十八军、八十四军、200师、新一军等各部队主官都出席会议。

战场打扫工作已经结束,军官们来开会的时候人人神色亢奋,都知道马上要开始分配战利品了。

此次会议由何敬之亲自主持,他的心情看上去也很不错。

这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国军在战场上所取得的最大的胜利,作为这一战的总指挥,何敬之的个人威望将达到顶点,从此之后在国军高层他的地位无可撼动。

并且这样的地位还不是在军阀混战的时候所取得的,这一场是国战,是抵抗侵略者的战争,全国人民,全军将士无人不服。

莫凡作为战役的副总指挥,自然坐在何敬之的身边,但他眉眼之间没有多少兴奋之色,表现的比所有人都要平静淡定。

甚至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他也没有发言,只是淡淡的观察所有人的神色。

新一军参谋长周泉向何敬之报告,所有参会人员都已经到齐了。

“咳咳…………”

何敬之清了清嗓子,正在热情交谈的诸位将军立刻便安静了下来,所有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坐好,然后看着总指挥和副总指挥。

“好了,现在开始开会。”

何敬之打开面前的文件夹,看了一眼会议室里的众人,然后缓缓开口,他的声音带着浓重的黔西南口音。

“诸位,打扫战场的工作已经结束,各方面的统计也已完成,我先说一下我军自身的伤亡和总的歼敌数量。”

军官们脸上的笑容缓缓消退,神情变得严肃郑重。

这一战持续了20天的时间,虽说最后取得前所未有之大捷,但是各个部队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何敬之略微停顿后说道:

“由于敌我双方武器装备、士兵训练水平等有着较大的差距,不可避免地出现巨大伤亡,为了民族和国家,这也是必要的牺牲。

根据参谋部的汇总统计,此战我国军将士一共阵亡35,700人,受伤51,900余人,其中重伤员有一万余人。

我军将士的伤亡接近!”

当将军们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所有人都动容了。

近九万将士的伤亡才换来这场前所未有之大捷。

这一战国军前后投入的兵力为22万余人,最后却有九万人伤亡,这个比例可谓非常巨大。

可以说每一支部队都尽了全力,或许有人在战役开始之初存了保存实力的想法,但是随着战局的进展,他们也被迫将手头的所有力量都投入战场。

35,000余人为国捐躯,胜利是用烈士的鲜血换来的。

会议室里陷入短暂的沉默,将军们心头都笼罩着悲伤。

片刻之后何敬之继续说道:

“伤员已经得到了妥善的安置,阵亡将士的遗骸也被收敛起来了。

就如我刚才所说的那般,此乃国战,牺牲不可避免。

所有的烈士都将被历史和人民所铭记,他们是国家和民族的英雄。”

大捷的消息在全国范围内传开之后,从汉口等后方大城市来了很多的慰问团,他们有的是商人组成的,有的全部是学生。

这些慰问团带来了大量的粮食药品,协助转移伤员,安葬牺牲烈士,这也是战后工作进展迅速的一个主要原因。

何敬之看了一下坐在旁边默不作声,表情平静的莫凡,又说道:

“歼敌数量和缴获也已经统计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寒门败家子
寒门败家子
一睁眼便看到一个如花似玉的老婆是什么体验?
风卷尘沙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三国:我是吕布大善人
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任你怎么努力也休想搬动。穿越成吕布的吕小布心中明白,一个人想成事,需顺应天下大势而为。于是,吕布凭借自己的武力,在乱世中劫富济贫,布施天下,仁义广播,百姓爱戴。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我吕布平生不好斗,唯好解斗,行善,讲道理。可你要是不和我讲道理,阻止吕某替天行道,那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方天画戟吧!此身此武,天下无双,看我神威,
大干饭者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都穿越了,我还不能享受了
一次意外,主角穿越到了平行世界类似民国的世界,激活了系统。家里为上都第一富豪,本想好好享受。却不得不选择帮助受难的民族和国家。最后一步步影响世界的故事。
喜欢淡水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这一时期是一个着名的乱世,别看这段时间不长,可是这几十年里所发生的那些事儿,其精彩程度一点都不比《三国演义》里边所描写的那些故事逊色。在这期间,盗贼横行、奸雄并起、战乱不止、朝代更迭不休,闹得一塌糊涂。五代前后一共53年,换了八姓十三个皇帝,国号改了五次,这五个国号分别是:梁、唐、晋、汉、周。历史学家因为这五个名字前代都已经用过,担心会前后混乱,所以就给它们都加了一个“后”字,
大石山房主人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重生明朝:我真的不是太监啊
现代的屌丝李瑾意外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的大太监刘瑾身上,本想以超越时代的知识和远见,改陈弊制,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但因改革太过超前,不被百官理解,误认为奸臣。且看刘瑾如何游走于百官和正德皇帝之间,带领大明复兴,剿灭日朝,威震西洋,屹立世界之巅。
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