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万朝大佬讲历史

第34章 开源节流

晁错:没人跟他玩,就到处刷存在感。

周亚夫:实际上,蠢驴越就是商鞅先生说的不事生产、不创造价值的那一号人。

淳于越: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汉景帝:事实上父皇开放山林川泽的为政措施深得民心,进一步得到了百姓的拥护。

孟子:民为邦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唐太宗:正解!

……

陈玉:另一方面,汉文帝对关卡核验制度进行了简化,大大加快了人财物的流通。

以前人们通过关卡,需要拿着政府颁发的木符才可以通过。汉文帝废除了关卡验符的环节,使得全国各地的货物能够自由运输和销售,实现了很多地方多种物资互通有无,有利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汉文帝重农宽商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经济的活力,使得人民收入和政府税收都有增加,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做好开源的同时,汉文帝还非常注重节流。

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大力倡导勤俭节约。汉文帝共计在位二十三年,没有扩建过宫室苑囿,也不允许各地官员进献珍贵的物品。这在几千年的华夏历史上,极为罕见。

汉文帝在生活上处处节俭,并且以身作则,难能可贵。他经常穿着粗丝制成的衣服,还要求宫中嫔妃的衣服不得拖到地面,帷帐上不得织上图案。

历史上,人们对汉文帝刘恒的执政水平和个人品质评价很高。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到——汉文帝刘恒即位后,厉行节俭,与周邻修睦,休养生息,以德化民,使得汉朝逐渐兴盛,百姓生活安定,是真正的仁德之君。

东汉史学家班固也在《汉书》中指出——汉文帝刘恒执政期间,汉朝四境殷实富裕,礼义之风盛行,他是名副其实的一代明君。

刘恒在位期间对孝道的宣扬和利用在华夏历史上属于首次,使得孝道与儒家伦理结合起来,逐渐深入人们心中,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的稳定。

汉文帝刘恒逝世后,葬在了霸陵。霸陵位于后世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白鹿原的西边。

汉文帝生前在修建自己的墓地霸陵时,他要求全部采用瓦器,不得使用金银等装饰。而且依山建陵,不准修建高大的坟墓,极大地减轻了工程量和对百姓的徭役负担。

霸陵陵园位于陵区东部,陪葬墓和其他遗存位于陵区的西、南部。霸陵地表没有封土,外围用石头砌成围界,还设置门阙,形成陵园。

霸陵为“亚”字形竖穴土圹木椁墓,四面各有一条墓道,墓室四周环绕有外藏坑。后世出土的物品有陶俑、陶盆、瓦当、陶罐等文物。

可见,汉文帝陪葬不用金银不是做表面文章,而是说到做到,这在古代帝王墓葬中极为罕见。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汉匈奴王
大汉匈奴王
这是汉末南匈奴的故事。刘豹万万没想到自己穿越到三国,成了“其心必异”的匈奴王,与蔡文姬纠缠在一起。他蓦然发现,原来在大汉恢弘的篇章中,竟然有着这么一群胡人,替大汉镇守北关,甚至可能是你我的祖先。他们夹缝中生存,有人恨他们是爪牙,有人视他们为猛兽,有人把他们当走狗,唯独没有人愿意把他们当人。恰逢汉末渐失权柄,又有鲜卑崛起,匈奴难民大量涌入河套,汉廷最后用计再次分裂其部,之后再也无力握住缰绳。逐鹿中原
老李不似人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撞破皇帝女儿身,假太监扶摇而上
一朝魂穿,李逸竟然成为了一名宫内的假太监!意外之下,他撞破皇帝女儿身,从此,扶摇而上,平步青云!
三三木头
枭雄镇山河
枭雄镇山河
从活一次能做什么?想让家人过上富裕的生活,来了兵灾。想让对自己好的人活的好点,那些贪婪的人不肯!怎么办?打倒他们
红色疯子
沙土窝
沙土窝
翔实讲述农村生活的小说。有代农村生活情怀的读者慎入,怕你产生共鸣,哭湿枕巾。
沙土窝
明末红衫军
明末红衫军
明朝末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而华夏大地群雄并起,是一个改朝换代的大时代。颓势的大明王朝面对着各种困难,一点招架的余地也没有,只是在大踏步走向灭亡。兴,百姓苦;亡,百姓苦;21世纪新一代施工员张元彪意外穿越,三观奇正的大好青年从流民乞丐做起,能否在这乱世力挽狂澜扶大厦于将倾,再造一华夏盛世。来,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不开后宫,缺乏爽文的张元彪如何表现。
迷人的贾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