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万朝大佬讲历史

第92章 不过江东

陈玉:好了,同学们,我们接着来看。

不难看出,张良真的是深谙人性、攻心用计的高手。楚歌在四面响起,楚军上至项羽中到将校下至普通士卒,几乎都以为汉军及其盟军已经攻占了楚地,以至于士气崩溃!

陆贾:其实汉王也是楚人!

张良:萧丞相和齐王韩信也是!

曹参:我同样如此!

樊哙:俺也是!

周勃:还有我!

……

陈玉:大佬们说得没错,其实汉王刘邦就出身在楚地,他的文臣武将乃至士卒很多都来自于楚地,会唱楚歌不奇怪。

可是项羽想不到这点,楚军很少有人能想到这点,即便想到这点说出来会有多少人听进去呢?都已经穷途末路了,不信楚歌就有金光大道了吗?情绪也到这了,不听楚歌就能反败为胜吗?

陈玉:感觉到大势已去,项羽就趁夜率领八百精锐骑兵突围而出向南边逃去。

韩信:我呸!之前不是还骂老子逃兵吗?

项庄:韩信你从来都是逃兵!

季布:刘邦老狗!韩信小儿!不讲武德!

钟离昧:你们这是众犬围攻老虎!还不允许老虎避让了?

樊哙:你们才是狗,全都狗,丧家之犬!

……

许褚:霸王为何不坚持到最后或者率军奋力一击再突围?

典韦:显而易见不行!

张飞:没错!连年征战使得楚军上下有了厌战之心,鸿沟协议后被一路追击更是军心丧失!

陈玉:楚歌一出,人人思乡想家,楚军将士大量逃离大营,哪怕没有逃离的也是心不在焉,已经坚持不到最后了!霸王很难带领他们拼死一搏!

唐太宗:人心散了!

宋太祖:队伍不好带了!

崇祯:朕深有体会!

康熙:所以你就自挂东南枝?

崇祯:不说人话,不干人事!草包!还不是因为反贼在内祸祸,你们在外趁火打劫。不然,朕岂会走投无路?

明太祖:后世子孙,突然之间怎么就山穷水尽了呢?

明成祖:就是啊?

崇祯:太祖、成祖在上,不肖子孙愧对列祖列宗!

……

陈玉:可见,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项羽走到这一步,时也命也!历史就像一盘链环——必然扣着偶然,偶然扣着必然!

天明以后,汉军和诸侯军高层获知项羽已经突围,韩信立马派遣五千骑兵前去追击。

项羽渡过淮水之后,只剩下一百多骑兵紧紧相随。可屋漏偏逢连夜雨,他们来到阴陵(后世安徽定远西北)时还迷路了,又耽误了不少时间。连年征战怎么会迷路呢?据《史记》中记载是因为被种田的老人(田父)欺骗。

项羽:老头,乌江怎么走?

田父:卧槽!你特喵说……你特喵人真多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
毕业大学生穿越刘和,被袁绍软禁,用热气球出逃震惊天下。收赵云、训吕布;灭公孙、报父仇;讨诸侯,兴汉室!我是根正苗红的汉室宗亲,东海王苗裔,匡扶朝廷责无旁贷。权谋战事,刀光剑影,热血男儿征战沙场,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扬大汉之威,传华夏文明。还复旧都,命归正统,刘和于洛阳再次宣告: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东瀛、西域、南越,北狄,都到碗里来。
半分糊涂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大唐:长乐请自重,我真不想当驸马
神秘古武世家传人萧锐,因为一枚储物灵戒意外来到了唐初,成为宋国公萧瑀长子萧锐。不想继承家业去做官,只想搞搞创业发明,靠着各种科技与狠活征服大唐,成为世界首富。却意外被皇帝发掘,赐婚皇帝长女,成为了第一驸马。随着一步步的成长崛起,萧锐的影响越来越大,身边的人也越来越多……
大眼睛小懒猪
大燕风华
大燕风华
生逢乱世,命如草芥,庙堂腥风血雨,边关烽烟四起。当顾玉尘再次踏入这巍巍临安,当玄策大旗再度飘扬在大燕的国土之上......从龙平戎定江山,千秋功业付此谈!
千秋随笔梦
唐朝那些事
唐朝那些事
本作者遍查历史记载,尊重史实,又回避了史书的枯燥粗略乏味,用生动精彩的细节描述,讲述了从隋朝后期,群雄并起,唐朝兴起,从唐初到盛唐到晚唐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尧天舜日
女皇家的小白脸
女皇家的小白脸
前女友是女皇,荆秀的人生注定了要充满折腾,既然躲不过前女友的热心关怀,只能软饭硬吃了。这软饭吃得轰轰烈烈惊天动地,它不香嘛?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请勿模仿。
笑轻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