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

第164章 朝堂2

朱由校吧唧吧唧的一番牢骚,让老方头感到无比委屈。

俺只不过就是想告老还家,避祸享个清净,

你这当皇帝的咋就能跟着起哄呢?

我这首辅不当了没啥,照样子不耽误每天穿衣吃饭。

可你这皇帝不干了能活下去吗?

你吓唬谁呢,你敢下位吗?

可这话咱不能说,也不能落下个胁迫君父的罪名。

方从哲不敢再乞骸骨了,连忙跪下谢罪。

“陛下,臣请罪。

陛下雄才大略,老臣能力有限,害怕跟不上陛下的步伐。

所以臣才想给贤才让位,臣,臣并无他想。”

“那你就好好待着吧。

朕知道你在想什么。

你放心,对那些一心帮助朕的人 ,朕是定会保他周全的。

大伴伴,念吧。”

方从哲无奈,只好起身归班。

这皇帝年龄不大可这眼睛是真贼。

自己那点小心思,怕是瞒不住陛下呀。

朱由校一边听着王承恩读战报,一边暗自撇了撇嘴。

人老成精,你这老小子想全身而退去养老,那可能吗?

当初皇爷爷为啥让你来做这首辅,不就是因为你油滑不犟嘴?

哦,你跑了,朕让谁来牵制东林一系?

朕还不得自己天天去和这些人玩心眼儿?

朕还想着尽快造出来拖拉机和火车呢,可没那个时间浪费在这上面。

哎,咱还是缺人啊!

要是有千儿八百个像宋应星、徐光启他们这样的人才,

咱大明就能开挂般的飞速发展了。

“臣给事中惠世杨有本启奏。”

正在魂游天外的朱由校朱由校被突然的一声大喝声给拉回了现实。

妈的,你丫的想说话就说呗,那么大声干嘛?

嗯,惠世杨?

这货可是参亥老方头的主力军!

该来的还是要来啊,谁也挡不住。

“说”

按照前世看的历史,

惠世杨这东西在以后可是做了满清左都御史。

也是东林三百多朝官投降满清的唯四之一。

对于这种货色,朱由校是一个字都不想多说。

“启禀陛下,臣先为大明辽东之胜大贺。

但大贺之后,臣对辽东战局有所疑虑。

熊总督和刘统领如今带领着数万新军就能大胜建奴。

可去岁,杨镐却带领八万八千五百五十余强兵悍将败亡与建奴之手。

更别说,当时还有二万蒙古勇士和一万朝鲜士兵协助。

将近十二万人马败于建奴六万人之手。

朝鲜一万友军全军覆没,蒙古阵亡一万三千勇士。

我大明更是阵亡四万六千多军卒将校。

战后查明萨尔浒之战,是杨镐用兵不当,泄露军机造成了惨败。

而杨镐在万历二十六年东正朝鲜的时候已经有过大败。

损失我援朝明军两万余人隐瞒不报。”

有此可鉴杨镐此人不通战事并无帅才。

臣请陛下追查方从哲公器私用,任人唯亲,举荐不明之责。

另外,方从哲在红丸一案中疑点甚多。

一 鸿胪寺丞李可灼有仙药之事,是方从哲向仙先帝进行的举荐。

二 先帝被害后,方从哲不仅不立即抓捕审讯李可灼,反而还对其进行了奖励。

臣怀疑李可灼是受了方从哲指示害了先皇性命。

陛下,臣有本参方从哲十大罪状,三可杀头抄家。”

“陛下,臣御史房可壮附议。”

“臣御史方逢年附议参亥方从哲之罪。”

“臣御史蒋允仪……”

“臣户吏部员外郎周顺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风流小太监
风流小太监
穿越后被女帝捉去当假太监,奉旨稳住后宫。女帝冷笑着说:“办不到就杀头!”苏铭半喜半忧,心想要能活下去,必须给她带点儿绿。不过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猛男,苏铭也绝不甘心一直做个假太监,趁此机会也在提升实力,步步为赢……
何北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穿越古代大楚王朝,开局被皇妃拿捏假太监身份。为了保住小命,萧辰一不做二不休,翻身农奴把歌唱。怎料反倒因此意外收服皇妃,从此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敌国诗仙笑我大楚无人?快去寻萧公公!蛮族大将嘲讽我大楚将军手无缚鸡之力?再去寻萧公公!眼看这大楚天下没了自己也玩不转,萧辰索性也不想打工了。“陛下,你挪挪位,这里还是换我坐吧!”
汉唐风流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我在大唐有家商场
杨宇是一名二本大学的大四即将毕业生,同时还是一名富二代,在和同学拍完毕业照以后。就接到了来自自己老妈的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回家,她好和自己的老爹出去旅游,要他回去照看自家的商场。于是杨宇听从自家老妈的安排,回家照看自家的商场,让老两口出去旅游。然而意外发生了,在他在自家商场的一间休息室睡了一晚上以后,杨宇发现自己连带着自家的商场来到了大唐贞观元年,并且商场还发生了变化。于是杨宇打算当一个守着自家商场
爱吃五粮陈的荣成吉
大史记
大史记
历史纵横
烟楼唢呐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开局穿到宋高宗三岁儿子身上。当了十几年的苦逼太子,刚上任就面临宋金议和,岳飞生死的棘手问题。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有志青年,当然是要上奏父皇,斩小人,救忠臣了。前斩秦桧,后就被拥护为帝。看着指着他气得说不出一个字的昏君。赵旉:“父皇,您安心去吧。”至于剩下的天下残局。年少天子大手一挥,重用名将,科举选才!大宋军团重整待发,抗金灭辽!至于民生?农作物产量只增不减,航海的船只货满船仓!华夏一统,名载千古!
无悔这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