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楼
谢宝书上了二楼,在包厢之外便听见程文纶在抱怨道:“自从红花会那《新青年》出版,鼓吹新文化,我们一德学社就像热油里添了水似的,都快炸锅了。
书生夫子各有观点,互相争论,分为守旧派和革新派闹得不可开交。
前两年守旧派还压得住,毕竟大家读书都是要考科举,做大官。可是现在已经有点力不从心。
太平贼在建业立国,肆虐江南,无人能制。朝廷困顿之下,不得不卖官鬻爵,以筹军费平叛。
现在当官有钱就行,读书没以前那么有用了。大家看出了朝廷的虚弱,人心思变。”
鸣翠谷的黄有德道:“所以你们的盛夫子才公然在报刊驳斥新青年的鲁先生,是想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将自己社内的矛盾压下去。
不过这可不是好主意。
你听说没有,红花会支持的捻军在葱省苏地已经立足稳了。
现时声势浩大。一德学社虽然有校级,但和人家红花会反贼是比不得的。”
谢宝书一呆。
之前塞尚阿南下,红花会所有校级望风而逃,让大家都不由有点小觑这一脉,没想到人家躲避是为了将拳头缩到一处,只打一处。
前年趁着太平军从岭西突围,杀到了长江流域,红花会迅即扶持捻军起义,总舵主洪和尚,宋岳恒等赫赫有名高手一一亮相,连败朝廷的大堆校级高手,惊呆众人眼睛。
现在捻军和太平军将江南中原腹地闹得一团糟,朝廷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两处。
岭东这极南之地官府之控顿时松了,以往绝对不能容忍的报刊、新式学校、西式机器作坊如雨后春笋不停冒出来,大大改变了百姓原有的生活和见识。
谢宝书咳了一声,入了包厢。两位好友顿时笑迎。
三人寒暄了一会。
谢宝书带来了两个消息。
“我今早得到消息,伍家决定办报。据说叫《珠水商报》,他们雇了个南洋回来的主编,要鼓吹西洋学。”
程文纶一笑:“西洋学不是一直有么?便连我们学社最保守的夫子都会一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谢宝书摇头,他道:“这次可不同,他们要鼓吹的是立宪。”
“变更国体,立宪?”程文纶一愣,顿时嗅到了局势骤变,风雨欲来的气味。
伍家是个商人世家,财大气粗,但这不是其被人看重的原因。伍家与潘家是一体的,伍家的举动也代表了潘家那位的态度。
红花会的报刊近年风头无二,因为言论新鲜,多数人看着欢乐,但还是觉得改变不了什么。
“这世道已经数千年,不曾变改,凭什么现在能改?”
“读圣人书,考科举才是正途。”
“说不定明天就会被官府查封!”
红花会鼓动的新文化运动提倡新理论,剑指传统儒家文化,鞭挞官府皇权,但是只要不公开喊造反口号,官府还是可以只眼开只眼闭,毕竟特殊时期维稳为主。
但立宪一出,其主张来自将级的势力,针对的又是国体,官府再也无法回避。
山雨欲来风满楼!
三人怔了片刻。
程文纶喃喃道:“立宪,那是挖皇族的根,朝廷必有回应,说不定有一场将级大战。”
黄有德摇头:“回不了,太平军、捻军压不下去就回应不了。
太平军在建业立国,肯定有将级去剿,可是到现在太平军越战越强,地盘越来越大。那意味什么?!”
意味什么?
只能是朝廷的将级输了!
所以潘正元才有恃无恐。
三人都只是兵级,自然接触不到更高层次的消息,但是不妨碍他们根据时局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