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四年 ,十月初六。
刘长安如约早早来到太极宫甘露殿,今天是大唐第二场科举殿试的日子。
此刻,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上,他的眼神炯炯有神,紧紧地盯着殿下的众臣们。
李世民挥挥手,王德才会意,立刻宣召参加殿试的学子进入甘露殿前的广场。
李世民面色肃穆的看着堂下的众臣说道:“众卿,随朕出殿。开始此次殿试!”
李世民话音落下后,就以龙行虎步的姿态走出了甘露殿。
李世民的每一步都显得坚定而有力,仿佛每一步都在向世人展示他的皇权和权威。
李世民并没有像后世常见的那些官员那样,说出一些空洞无物、毫无实质内容的话来。
而是直接吩咐,即刻开始殿试。
随着考题的下发,现场陷入了一片沉寂。
朝中众臣都满脸严肃地盯着现场这些人的殿试过程。
他们并不是故意摆出一副严肃的表情,而是因为这个场合实在让他们无法不认真对待。
在殿试这个重要的时刻,似乎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责任。这是生源们展示自己才华和智慧的机会,也是决定他们未来命运的时刻。
因此,无论是考生还是群臣,都情不自禁地沉浸在紧张的氛围中。
甘露殿前广场,考生们紧张地拿起笔,开始思考着如何回答这些棘手的问题。
他们的脑海中涌现出各种观点和思路,众人都努力寻找最佳的答案。
整个甘露殿前广场上时间仿佛凝固了一样,每个人都在全神贯注地参与着这场考试。
他们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或者分心……
反观刘长安就跟这个没事人一样,他似乎对眼前的一切毫不在意,反而满脸笑容地看着。
这并非因为他看到了什么好笑的事情,而是因为他已经察觉到现场有很多人穿着山河学院的统一服装的人。
尤其是他们现在那张稚嫩的脸,显得和现场的一众人格格不入。
李世民端坐在甘露殿前的椅子上,李世民端坐其上,身姿挺拔,显得威严而自信。李世民的目光如炬、来回扫视着现场众人。
然而,在这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唯独刘长安的笑容显得格格不入。他站在人群中,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充满了青春活力和朝气蓬勃。
这种笑容与他身边的其他臣子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是一个异类。
李世民又怎么会发现不了?
李世民倒是想要将这小子,喊到自己面前来!
但是现在是考场,实在不容的有人来回走动,以避免惊动了这些考生,
李世民无奈地只能将目光投向刘长安,用他那双深邃的眼睛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李世民的眼神中充满了无法掩饰的怒火,仿佛在对刘长安说:“你小子正经一点,好不好?”
然而,刘长安却似乎并未察觉到李世民的愤怒,他的脸上依然挂着那熟悉的笑容,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刘长安那厚颜无耻和无所谓的态度,让李世民的瞪视变得毫无效果。
直到2个时辰后,甘露殿前面的众人已经完成了答题。
杜如晦、房玄龄、孔韵达、颜师古等一众大儒,已经开始阅卷……
约莫又过了小半个时辰,杜如晦、房玄龄、孔颖达、颜师古几人确是脸上露出了为难之色。
几人对视一眼,却又全部摇了摇头说道:“算了!还是让陛下自己决断去吧!”
房玄龄抱着整整一大摞试卷,火速来到了李世民面前,面带愧疚的对着李世民说道。
“陛下此次参加殿试的生源一共1628人,臣等几人一共遴选出来387人、供陛下遴选!”
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脸上露出一丝怪异的笑容,老神在在说道:“这387人可都在殿上?”
房玄龄苦笑说道:“陛下,他们现在都还在殿外等候。”
李世民转头看向杜如晦说道:“拿开试卷上面糊着的名字吧!让朕看看到底是什么人,让你们如此难以抉择?”
一炷香的时间后,王德才对着试卷上面的名字开始喊人,让还在殿外等待的生源靠近大殿方向。
只是每当王德才喊出一个名字,李世民脸上的笑容就越发深入一分。
李世民的眼神中透露出的喜悦和愉悦之情,仿佛是对每个被提及的人的赞许和鼓励。
刘长安、李泰、李格几人脸上的笑容也愈发浓郁。
突然!李世民在甘露殿里面放声大笑起来,李世民笑了好久才春风得意的说道:“好了!德才!这名单已经念完了,传朕旨意。除山河学院的那些生源外,其余的87人全部进殿。朕要在这87里面挑选出20人,作为本次科举的前二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