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着想着,玉太白就去了工部。
如今的工部又多添了一个侍郎,原来的王铁成被撸掉了,原来的那个员外郎也被撸掉了。
现在段纶基本上算是掌控了整个工部,这才像个尚书。
“玉国公,您可算回来了!”段纶喜笑颜开,“下值后到我府上酌两倍?”
“今晚我还有东西要写,是真没空啊!”还好是真有事,不然玉太白还不好拒绝。
“无妨,以后有的是机会!”段纶满脸的笑容,仿佛年轻了几岁。
客套了一小会儿后,玉太白简单看了一下工部的情况,就去了学院。
玉太白悄悄地在学院里逛了一圈,发现一切井然有序,尉迟宝琪把这里管理的不错啊。
玉太白他们走后,尉迟宝琪就挑了大梁,李治和李德奖辅佐,看来成长的不错啊。
看来玉太白可以开始筹划下一步的教育计划了。
以后一个班级在测试,一些聪明的孩子已经写完了,无所事事的时候正好看见路过窗口的玉太白。
“咦,院长回来了!”
此话一出,众人都循着那个孩子的目光望向窗外。
“真回来了!”
孩子们眼中都有光,玉太白点了点头,就离开了。
“赶紧做题,做完了也检查一遍!”李德奖呼喝道。
李德奖也很想出去跟玉太白说说话,但他要监考,所以不能出去呀。
玉太白转了一会儿后,就出去了,先是去了城北再看看一那座桥。
回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路过了,但因为着急回家,而且在后世他见过太多大桥,所以根本没留意。
现在来才能细细观察。
如今渭水河也涨了,看着奔流不止的河水,玉太白心中一阵感慨。
时间过得真快,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做了这么多事。
沿着河岸又到河坝处,看到不少妇人在河边的台阶上洗衣服,当出设计的时候,就砌了很多长长的台阶,可以供人洗衣服。
如今河坝附近的村子的茅屋似乎多了一些,庄家的涨势也很好。
玉太白到长安周围四处转转,看看如今百姓的生活如何。
长安四面的大道都开始修建水泥路了,在玉太白没回来的时候,李二已经敲定了从长安修水泥路到洛阳的计划。
主要还是李二觉得钱太多,得用出去,所以开始大搞基建。
而且李二还下令修建从长安道周边各县的水泥路主干道,算是从京都做起。
李二还是很有魄力的,不知道以后没有有决心修火车铁路,那个才是真正的巨大耗资项目。
这段时间长孙无忌有新建了几座更大的炼铁厂和炼焦厂,之前煤炭的供应有些跟不上。
主要还是蒸汽机车变多了,如今已有数百台了,每天要烧的煤炭可不少。
转了一大圈,大唐的基建项目算是铺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