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身边的一个禁卫军道:“殿下,这云应该还在的,以前打仗的时候我们跑得快的骑兵还能追得上一些慢的云。”
李治道:“你是说云可以一直追下去?”
“应该可以!”禁卫军道。
罗晓峰一听,仿佛想到了什么,于是道:“老师说过,天之所以会下雨,是因为云雾充足,遇到冷空气后就会下雨。
雨水还会蒸发,蒸发后又变成云雾下雨,反复循环。
云既然会走远,为什么还能循环,这云好像也是从天边来的。”
之前玉太白科普的时候,没有提到地球是原的。
李治眉头深皱,在笔记本上画了几朵云,但无法画出云从哪里冒出来。
罗晓峰看到李治的画后,若有所思,然后也也画了一个大曲面,又画了水蒸气上升,雨水下沉。
为了画更多的云朵,罗晓峰将曲面画满了书面。
突然灵光一闪,罗晓峰鬼使神差地画了一个圆包围一个平面。
“你们看会不会是这种可能?”
众人都围了过来。
“这怎么可能,天是一个大圆,不对,是大球?”李治愣了愣,有望向天边,好像这种说法没问题。
众人又开始继续讨论,讨论大地的背面有什么,又讨论大海的尽头有什么。
各种脑洞层出不穷。
最后一致认为天是一个球形,大地是平的圆形,海洋包裹着大地,大海尽头的海水会蒸发或者下落,形成一个完美的水循环。
几个大小孩子都兴奋得半个晚上都睡不着觉,这毕竟是他们共同讨论出来的结果,头一次脑洞这么大,感觉完美无缺。
但是窗外的明月却让李治,罗晓峰和秦怀道陷入了沉思。
如果他们想的是对的,那太阳和月亮又在哪?
难道在云雾里?
但是太阳和月亮明显比云雾慢很多啊。
星星又会有在哪呢?难道也在云雾里?
可为什么玉太白在解释为什么会下雨的时候没说呢?
李治,罗晓峰和秦怀道又睡不着了,想了一整夜。
翌日上课的时候,玉太白拿了他们交出的稿纸,看到图案后,笑道:“不错嘛,都能想到这个程度了,你们挺厉害的。”
程处弼还问道:“我们是不是猜对了?”
玉太白摇头道:“不对,差多了,不过能想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见李治,秦怀道和罗晓峰似乎毫无意外,看向自己的目光还充满了求知,玉太白便询问。
“雉奴,怀道,晓峰,你们几个好像有什么想法,不妨说说!”
李治:“月亮没法解释。”
秦怀道:“星星也没法解释。”
罗晓峰:“还有太阳。”
玉太白继续问:“那这三样会在什么地方?”
李治道:“好像比云要高很多。”
秦怀道和罗晓峰也点头。
“不错!”玉太白赞许道,“你们画的图跟我们生存的大地环境很接近了。
但有没有想过太阳是圆的,月亮是圆的,更确切地说是球形。
那为什么我们生活的大地就不能是个球形?”
“啊,那不是会掉下去吗?”罗晓峰本能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