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就是那个倒霉蛋鲁滨逊

第56章 棱堡与棱堤

“先生,现在整个民兵营430人的规模,队列基本没有什么问题了,现在正在训练射击和投掷。”

鲁斌点点头,突然反应过来人数好像有些不对劲:

“430人?多出来的人是哪里来的?韦恩又薅羊毛了?”

鲁斌说得随意,可关乎于执政官阁下的事佐立不敢乱接,只得说道:

“多出来的人基本上是镇上失业的人,现在港口的货运量只有之前的三分之一,而且还在减少,所以执政官阁下把失业的青壮年都编到民兵这边了。”

这鲁斌能理解,毕竟民兵只用管饭,而守备军属于正规部队,那是要发饷的。

不过对于这个人数鲁斌并不惊讶,反而有些纳闷道:

“那怎么才100多人?按道理来说应该不止这么点人啊?”

佐立摇摇头道:

“有部分人被执政官阁下安排去两岸修棱堤了,还有部分安排到哪里去了我也不清楚。”

“棱堤?!”

鲁斌一下没反应过来,直到克里斯蒂亚诺说了句“棱堡”后鲁斌才想起来这是个啥玩意儿。

在火炮发明之前,欧洲所有的城堡都追求高墙和箭楼,可是这种城堡在攻城火炮的打击下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而16世纪初,意大利人发明的棱堡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想要攻占城堡的敌人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与大炮相对立,堪称最强的矛与盾。

所谓棱堡就是把平直的城墙改成有棱有角的造型,并不追求绝对高度,其实质就是把城塞从一个凸多边形变成一个凹多边形。(有图)

然后在凹多边形的凹点上布置火炮等重型武器,类似一个五角星的感觉。

这样的改进,使得无论进攻城堡的任何一点,都会使攻击方暴露给超过一个的棱堡面(通常是2-3个),防守方可以使用交叉火力进行多重打击。

比如荷兰人在台湾修建的热兰遮城,就是一座典型的棱堡,郑成功几万大军打几千人几个月久攻不下,一直耗到荷兰人断了补给才无奈投降的。

而棱堤就是简易版的棱堡,也就是用土堆成的半人到一人高的堤坝,其构型和棱堡差不多,在欧洲很多交通要塞处都有这样的工事。

看样子韦恩是铁了心要守死帕拉马里博啊,不过看佐立语焉不详的样子。

那群安排到其他地方去的青壮估计是韦恩的后手了,也不知道安排去干了啥。

……

大概了解清楚了状况后,鲁斌就带着众人去卸货了,这一趟过来除了运过来一些栗色火药之外。

鲁斌还把娜美号上的8门铜炮全部卸了下来,自己的娜美号以后应该是不太可能参与战斗了,这些铜炮和自己的装备并不统一。

干脆拉到民兵营这里组建一个炮连,按照一门炮需要10来个人照顾,倒是能组建一个满编的炮兵连。

这也木有办法,整个帕拉马里博的马匹基本上都被守备军弄走了,自己目前为止也就将将20来匹马,还基本上都在希望岛上。

鲁斌掐指一算,自己的民兵营430人,加上扩编之后的守备团,差不多就是1000来号人出头。

要抵御亚伯拉罕两个满编团和源源不断的西印度群岛的援军,只能靠地利和新武器了。

至于希望岛上那100来号民兵,鲁斌就不往里计算了,一开始也没打算送到苏里南来,毕竟岛上俘虏众多,治安是个问题。

……

……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大明:俺爹朱高煦,江湖人称造反大帝
二十一世纪末的大孝子,因为一串时间倒计时,穿越到了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还成为了着名做死家朱高煦的好大儿,姬阳表示:有我爹在,想不死都难。汉王扫堂腿,一腿坑三代,人死名还在。姬阳:爹啊,别做死了。朱高煦:儿子捞捞!
四夕火山
逆天驸马爷
逆天驸马爷
路远穿越了。开局成为武国驸马爷,奈何有名无实。不过路远胸无大志,只想摆烂,当一个纨绔中的纨绔。可惜,事与愿违。本无意搞事的路远,被硬生生推到了漩涡之中。乱世将起,谁与争锋!力挽狂澜,天下无敌!且看路远如何搅动风云,扶大厦之将倾,笑傲天下……
月下观鸟
国运游戏,熟知历史的我赢麻了
国运游戏,熟知历史的我赢麻了
全民领主游戏降临!龙国惨败,再这么下去就要灭国了。叶长青被选,开局选择吕布,天胡开局。最后,面对万族军队入侵。当所有人还在游戏苦苦挣扎时。叶长青身边已经武将如云,谋士如雨。吕布,赵云,岳飞,李元霸如入无人之境。贾羽,郭嘉,刘伯温,杜如晦各种谋士,坑的万族军队叫苦连天。叶长青立于万族军队前,大吼一声。“还有谁?”
人生一直迷
风流小太监
风流小太监
穿越后被女帝捉去当假太监,奉旨稳住后宫。女帝冷笑着说:“办不到就杀头!”苏铭半喜半忧,心想要能活下去,必须给她带点儿绿。不过作为一个穿越而来的猛男,苏铭也绝不甘心一直做个假太监,趁此机会也在提升实力,步步为赢……
何北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假太监:从攻略恶毒皇妃开始
穿越古代大楚王朝,开局被皇妃拿捏假太监身份。为了保住小命,萧辰一不做二不休,翻身农奴把歌唱。怎料反倒因此意外收服皇妃,从此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敌国诗仙笑我大楚无人?快去寻萧公公!蛮族大将嘲讽我大楚将军手无缚鸡之力?再去寻萧公公!眼看这大楚天下没了自己也玩不转,萧辰索性也不想打工了。“陛下,你挪挪位,这里还是换我坐吧!”
汉唐风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