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第586章 偶遇海瑞(上)

这群读书人,因为意见不合,引经据典,争得面红耳赤。

本来不管,但孩子被他们一浪更比一浪大的争吵,吓得哭了。

只能无奈的安抚,实在不行,交给了媳妇去抱着,自己让几个力士上前,将这群撸起袖子,抄出配剑,准备开干的家伙脱开。

“年轻人,何必这么大的火气呢?”

朱厚照看着他们都要约架了,眼皮子也跳了起来。

民间这些学子,斗起来的时候,当真是狠啊!

都要抄家伙械斗了。

“阁下!可通文章!”

这群人一看有第三者进来,对方又让人架开他们,输出就转移了,纷纷看向朱厚照。

有些时候呢,遇到走投无路来闹的人,尽量不要说让他们安静,不然他们会缠上你。

因为在他们看来,你来说话,就意味着你有办法。

如果没有办法,说这话,那就要出事了。

不挠你都算轻的。

而且,不尴尬吗?

朱厚照笑道:“略懂略懂,只是教过一个徒弟,有一群徒子徒孙,顺道写了几本破书而已。”

“这……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号曰:沧海观山客。”

“沧海观山客?”众人一脸懵,突然有人惊呼起来,“您便是那个写《宝莲灯》的雅客!”

“宝莲灯!”

众人惊呼,不由得震惊起来:“便是那个号称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完成我华夏神只传说系统性整理的人。”

朱厚照版《宝莲灯》,可以近似看做封神之前的神话整理,跟《封神演义》,不遑多让。

“哈哈,只是一些白话文章,顺道系统性的整理了一下传说和仙神鬼怪体系,算不得什么能耐。再者,我也用了很多朝廷的钦封神系。”

“不不不,此书造诣极高,虽然是白话,但深究之后,却能看出来,我华夏神话传承之系统,极其详实,内外四夷,均能在其中寻得原神。”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朱厚照版的《宝莲灯》极其追捧。

没辙,太火了!

而且,朱厚照安排了佛道两派僧纲道录,都去推。

皇帝亲自推荐,岂能不人人赞誉?

“好了好了,先不说这个。只是一本信笔,随手习作。倒是方才几位争论的焦点,在下也听闻了。无非就是人为道重要,还是道法重要的争论。”

朱厚照的话,让这群人一下愣住。

道?道法?

看他们愣神,朱厚照知道他们大体是有所感悟了,便说道:“知知谓法,知行谓道,二者相合便是道法。

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不管你拆开来看,还是合在一起看,不都需要行知的术来串联吗?

人要效法地,需要循地。所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接着,便是地法天,要循天。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于是,天地相合,便是道。

不管你拆与否,都需要去行,都需要术去验证结果。

所以,不要过渡拘泥于分、合,你们要记住,一切立于现实出发,不论黑猫白猫,抓得到老鼠,那就是好猫。

你们学王阳明的书,在我看来,你们并不是学他的道,而是将他的道变成你们的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本书为历史战争题材长篇章回本小说。小说以唐朝创建政权,削平群雄为历史背景,以唐朝统一战争和唐朝内部斗争两条主线描述唐朝建国初期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述了秦王李世民削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和李靖平定萧铣、辅公祏及唐朝与东突厥之间...
一夫1950
神州大陆之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神州大陆之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李灏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叫做神州大陆的地方,成为神州大陆炎国之主的一个废物儿子身上。且看李灏如何玩转神州大陆,率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臣武将一统神州大陆。(本书后期会出现觉醒珠,但是只有自己这一辈的经验,对于自己的主公等记忆会模糊化,而且主角会根据实际情况删除一些人杰对某方面的一些记忆。不喜者误入,谢谢!)
潇湘微雪
回到古代打江山
回到古代打江山
宇宙科技的理工大拿,乃是国家一级工程师叶辰穿越大禹皇朝成为皇帝,大禹皇朝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乱臣贼子一心谋乱,叶辰靠着自身不断布计最终诛乱臣,除世家横扫天下,江山美人一举在握!
三爷
碧血桃花烟
碧血桃花烟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北溟五煞,投身于江湖中最诡异的门派,一身功夫,为了一个荡*妇,背叛师门。柳月儿,虽美艳如花,却杀人如麻。与一位英俊少年遭遇,饮食一物,肌肤胜雪,竟为何与那千年白熊有了一段难舍的情缘?在一处云山雾绕的神秘之地,竟藏着无数忍术高绝的倭寇与野猿杂交的虐种,这背后有何隐情?这些勾栏缠绕,又将激起多少江湖的沉沙?敬请关注:碧血桃花烟
御风先生
大明:朕杀敌成神
大明:朕杀敌成神
++++朱雄意外穿越到了大明的一座孤岛上,此时,正值鹿儿岛上的倭寇进犯,一人守护一城,让倭寇不敢寸进一步!此时,正值蓝玉案,因为蓝玉的一封密信导致远在千里之外的朱元璋注意到了朱雄!因为一个名字让朱元璋遐想连篇,发出圣旨立刻召朱雄进京!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朱雄直接抗旨,并且还写了一封昭雪书嘲讽朱元璋。也就是这个时候,朱雄直接远赴倭寇国,一人一枪杀疯了!获得项羽之力,提取霸王枪,获得墨家机关术,
山河已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