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第533章 第一波封藩

这么一对比,崇王顿时感觉心情好了很多,至少爪哇西部,当年元代和明初都去过,相关资料都有,唯独这个红林岛,还真没有多少资料记载,是真的蛮荒。

“兴王。”朱厚照说。

众人纷纷抬起头,朱厚照果然还是来了。

“他人不在。”朱厚照继续说,“回头诏书发与他。其御下不严,看管不严,私蓄死士,导致铳械流落,害得当朝渤国公横死街巷,其罪本当株连。但时局需要有宗王镇守一番,故而不诛,发于隐土薄州就藩。”

隐土薄洲!

众人一听大骇。

相较于距离大明相对近一些的南洋各地而言,隐土薄洲那真是两眼一抹黑。

去了的风险,只怕比岷王的更可怕。

“此去隐土薄洲,蹈海计两万多里(一里五百公步)。并且沿途只有几座岛屿,并无大明之于南洋的成熟航道,仍然需要探查。”

朱厚照再加一句,瞬间不少人冷汗直冒,暗暗祈求,希望他们不要去隐土薄洲就藩。

光是想到海上航行,要是迷航了,绝对是要命。

一瞬间,岷王也感觉到了心头舒服了。

至少自己还在南洋划分地界,虽然已经到了滔土冗洲,但也不是不行。

“泾王。”朱厚照继续说,“朕本欲将泾王叔册封于南洋,但泾王叔来信,言其既决议外封,当替朝廷镇守要地。所以,朕决定,册封泾王于隐土薄洲与昇土阳洲交界之地。

于此立泾王国,等其立国之后,于此地开辟运河,以此勾连沧溟洋与碧穹洋,并主导未来千百年运河航运,节省两洋同行之耗,否则从昇土阳洲绕到成土泲洲,需要增加将近半年的航线。但若是从这条运河渡过,只需要三日光景,便可抵达成土泲洲南部群岛。”

众人一听这话,瞬间变了脸色。

好家伙!泾王居然分到了一块未来无可限量的肥地,只要守着这条航道,他这一家子能一辈子吃到饱。

但转念一想,也实属正常,谁让泾王是第一个表明他要放弃皇位竞争的。

皇帝投桃报李,也是应该。

接下来,朱厚照加速的就藩和审判,总共册封出去八个亲王,十六个郡王,六十四个县王。

按常理,不该这么早给县王称号的。

但为了南洋地块特殊局势,又不得不让朱厚照妥协。

给一个县王的称号,再把一群本该按照朱厚照设计,以后到地方只能转将军称号的亲王旁系,全部给拉了起来。

将他们全部列在南洋的散碎地方,比如哥滚打落、三宝垄、三宝颜等地。

吕宋以宿务为界,北方都没有分封,但南方已经分走了。

这样一来,好处就是,县王的土地,等到开发得差不多了,一旦绝嗣可以进行兼并。

毕竟县王不能往下再分了。

将军、中尉这些陆陆续续都是会并回宗人府,并且如果地方不申报,朝廷全然可以当做不知道。

但只要他们申请返回,拿着族谱、郡望、堂号回来,大明朝给个中尉身份,补贴他们一代人的基本津贴,让他们下沉地方,就能反向对地方豪强势力发起进攻。

完全可以用来配合朝廷推动集权,还是不错的买卖。

就这样,第一次封藩结束。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贞观魂之一统山河
本书为历史战争题材长篇章回本小说。小说以唐朝创建政权,削平群雄为历史背景,以唐朝统一战争和唐朝内部斗争两条主线描述唐朝建国初期的发展历程。重点讲述了秦王李世民削平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和李靖平定萧铣、辅公祏及唐朝与东突厥之间...
一夫1950
神州大陆之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神州大陆之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李灏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叫做神州大陆的地方,成为神州大陆炎国之主的一个废物儿子身上。且看李灏如何玩转神州大陆,率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臣武将一统神州大陆。(本书后期会出现觉醒珠,但是只有自己这一辈的经验,对于自己的主公等记忆会模糊化,而且主角会根据实际情况删除一些人杰对某方面的一些记忆。不喜者误入,谢谢!)
潇湘微雪
回到古代打江山
回到古代打江山
宇宙科技的理工大拿,乃是国家一级工程师叶辰穿越大禹皇朝成为皇帝,大禹皇朝外有强敌虎视眈眈,内有乱臣贼子一心谋乱,叶辰靠着自身不断布计最终诛乱臣,除世家横扫天下,江山美人一举在握!
三爷
碧血桃花烟
碧血桃花烟
元朝末年,群雄并起。北溟五煞,投身于江湖中最诡异的门派,一身功夫,为了一个荡*妇,背叛师门。柳月儿,虽美艳如花,却杀人如麻。与一位英俊少年遭遇,饮食一物,肌肤胜雪,竟为何与那千年白熊有了一段难舍的情缘?在一处云山雾绕的神秘之地,竟藏着无数忍术高绝的倭寇与野猿杂交的虐种,这背后有何隐情?这些勾栏缠绕,又将激起多少江湖的沉沙?敬请关注:碧血桃花烟
御风先生
大明:朕杀敌成神
大明:朕杀敌成神
++++朱雄意外穿越到了大明的一座孤岛上,此时,正值鹿儿岛上的倭寇进犯,一人守护一城,让倭寇不敢寸进一步!此时,正值蓝玉案,因为蓝玉的一封密信导致远在千里之外的朱元璋注意到了朱雄!因为一个名字让朱元璋遐想连篇,发出圣旨立刻召朱雄进京!然而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朱雄直接抗旨,并且还写了一封昭雪书嘲讽朱元璋。也就是这个时候,朱雄直接远赴倭寇国,一人一枪杀疯了!获得项羽之力,提取霸王枪,获得墨家机关术,
山河已是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