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

第379章 增加银元等辅币

这一次商议之后,朱厚照将宝钞提举司更名为铸币司,然后立刻安排内监和吏员上岗,开始铸币。

铸造的对象分别是一元金币(重一两)、一角银币(重一两)、一分银币(重一钱)、一毫银铜锡掺杂币(重五分)、一厘正德通宝(重一钱,与开元通宝等重)。

为了促进民间加速货币的更换,朱厚照在北京四周,安排了十六座铸币厂,准备开足马力全力冲压打制。

有从江南等地运来的海量实体货币作为支撑,朱厚照不至于做出标定值多少钱的地步。

但接下来朱厚照下旨单独成立银、铜交易市场,并且下旨准许民间交易银两,朝廷负责课税和帮助厘定指导银价。

银子的来历嘛。

除了大明皇家银行之外,基本上没有别的地方有了。

当然除了这个之外,内阁下令各地,全面清点黄金数量,凡民间百姓,可以打造金器。

但不得以黄金直接交易,必须兑换成金券或者金币,谁敢用黄金交易,抄家流放。

反正朱厚照没有说强令回购,但准许你打造成金器,但不准你用来交易。

谁敢交易,没收,流放起步。

如此一套政策处理完,杨廷和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然后看到了三个刚刚进京赶考的儿子正等他一块吃饭。

“你们大兄呢?”杨廷和落座,看了一眼大儿子的位置皱眉。

“新闻司来了内阁急令,大兄回去编辑公文。”

老二杨惇皱眉道:“难道这次的公文父亲不知?”

“哦……那事,忙晕了头。”杨廷和摇了摇头,感慨道,“今日陛下讲解了一番经济之策,方才醒悟,原来国中积财,何止十五万万之巨。”

一说这个,众人面面相觑:“方才大兄说,今年朝中岁入,有可能过一千万元?”

“真的,而且只多不少。”杨廷和让下边送饭,然后趁着吃饭之前解释了一下夏税和秋税。

“这……盛世也不过如此吧。”杨恒惊叹。

“这算是折算了所有的物资的价格吧。”杨惇摇了摇头,“否则岂有如此多?”

“确实如此,不过眼下,朝中所需要物资,只需要从粮行以官价交易,反而更快捷不少,效率更高。”杨廷和笑呵呵,“就在方才,陛下决定重启铸币,光是铸币税,大明每年还能再入一百万元。”

“……”

杨廷和看他们这般沉默,好奇道:“缘何不说了?”

“父亲,这钱,朝中准备如何使用?”

杨惇第一个问:“陛下这段时日,所作所为,皆如商贾,虽然为国谋财,可百姓……”

“百姓日子远比正德初年好过很多了。”杨廷和看了一眼自己二儿子,他对于北迁进入北京一直耿耿于怀,总是认为是皇帝看不得人孝顺。

但杨廷和却知道,朱厚照站在皇帝的角度这么做是对的,强干弱枝,古往今来莫如是。

只是明初和明中期又不一样,毕竟南宋完成了经济中心南移,这几乎是不可逆的。

历朝历代,几乎没有跟朱厚照一样,敢直接抬手砸了江南这个盘子,还一口气给朝廷弄出一万万两白银的皇帝。

“可是,遍地都是流民……”

“流民之所以叫做流民,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产业。此去边区,就是在给他们安排产业,所有的一切花销,都是陛下所出,百姓也知道去了北地,还有活路,倘若留在关内,一切都在涨,没有产业,他们如何过活?”杨廷和摇了摇头,对二儿子敦敦教诲道,“陛下已经让户部去找其他六部,准备拟定明年的章程。

陛下亲自指示,将在全国各个布政司,都安排一座乃至几座水泥厂、钢铁厂、以及礼部明年将开启上税恩赏,以及铺开教谕。今年所获的一万万元,镇国府不会要一分钱,全部投入北方诸省和边区开发。

接下来,只要肯卖力气,明年就算是流民,也能获得一笔不菲的俸禄。

此外,翰林院之前正在做的字典、词典、以及《永乐大典》复刻,也都能做了。

北直隶这边,要全面铺水泥路,争取做到县县通路。”

杨廷和说着,笑了起来:“这将是盛世序幕。”

杨惇看父亲情绪很高涨,有点意外,但他也不好反驳什么只能落座。

“好了,用膳,吃完之后,你们都各自返回读书……嗯,应该是练习算术。当然,若是你们觉得难以驾驭也可以不写,到时候应考的时候写些自己会的。陛下此前与我等说,算术最考天赋,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就算是作假,一看就知根结。”

杨家几个兄弟面面相觑。

他们觉得皇帝出的题目还行吧,就是算账而已。

不难。

……

第二天,圣旨公告,八百里加急,开始发往全国。

会同馆内,俺答拿着今日份报纸,看到了首页特刊的公告。

皇帝宣布开启白银期货市场,立刻开始对白银进行贬值的计划。

然后公布上调接下来两年内的存款年利率,从原本的百分之三点五上调至百分之五。

直接暴力拉升存款利息,准备进一步吸纳民间的杂乱货币。

此外,朱厚照单独公布了一下《大明国交通网规划纲要(一期)》,直接宣布要在二十年内,关内诸布政司,府府通水泥路。

然后这项计划,每年投资的份额是三百万元。

壕无人性的朝着大明境内丢下三千万两白银,什么时候你见过这么豪横的国家?

接下来翻到下一页,俺答要绷不住了。

皇帝宣布,未来五年内将进一步加大移民进度。

内帑每年调五十万,朝廷调一百万,优先对两淮和江南人口进行迁徙,目的地在东北、开平卫、东胜卫、宁夏经略府、青海经略府、关西经略府、四川行都司等地。

争取每年移民五十万实边。

五年内,两百五十万人实边,那岂不是……

俺答很慌。

给大明时间越久,大明在北方人口和力量就越强,尤其是青贮窖……

根据多方打探来的消息,俺答确信朱厚照手中有青贮窖技术。

因为大明在昌平附近的牧场中,出现了牛羊在冬日过后,居然没有掉膘的传说。

这就意味着,青贮窖所出的青草料,真的能养牛羊。

大明技术一旦在漠南、东北推广出去,女真、蒙人都没活路了啊!

汉人,将征服严寒和冰雪,在草原上占据一席之地。

“可是,又无法打断,除非皇帝……”

俺答喃喃,接着苦笑,皇帝要是那么好刺杀,那大明早就换皇帝了,岂能留朱厚照活着?

朱厚照的经济政策,还需要时间才开始影响民间。

但是,今年的科举伴随着地方茶叶包税结束之后,正式进入尾声。

杨廷和的三个儿子都去考了算术。

但题目一出来,直接让人挠头。

朱厚照将算术的难度,提升到了后世初三水平,然后定了几道附加题,并且带着人亲自阅卷。

当然,朱厚照只看附加题。

“嗯……啧,真不错。”朱厚照看了看着眼前这个叫做秦滑的人卷子,他居然将自己出的定积分解答出来了。

就是算法看得朱厚照头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明:汉家霸业
大明:汉家霸业
大权重握!灭建奴,重回库页岛!扫漠北,有北海!西出葱岭,西海归!南平中南,打通印度洋!要让!大明立于世界之巅!
千山一笑
颠覆战国之魏国
颠覆战国之魏国
都市资深宅男申魏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战国的魏太子申,而且还在前往马陵之战的路上,第一件事就是如何保命。紧接着就一口气遇上了秦孝公、秦惠文王、楚威王、齐威王等一群雄才伟略的君王,还不算他们手下的顶尖人才。利用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和肠子都悔青了的知识水平,如何在战国中生存下去
水动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藩王两年半,一万大雪龙骑入京师
穿越藩王第一守则,当个闲散王爷。什么?你告诉我穿越到了大明,并且还是一辈子都被软禁在应天府的吴王?他的好四叔燕王朱棣亲率十五万大军兵临城下。没系统前,朱允熥只求打退燕军,就藩当个闲散王爷,实在不行就偷偷坐船跑路。绑定系统后。朱允炆?朱棣?他们是什么东西?皇位还得本王来做!第一次签到,大雪龙骑军!一战灭朵颜三卫,打的朱棣怀疑人生。就藩杭州府,惩戒贪官,实行洪武祖训,扒皮充草。发展海军,提前开启殖民时
山里小飞猪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穿越北宋我成了红颜祸水
主角从网上意外获得一套修炼功法,不想修炼时系统错误,将主角误投在一个,即将成为北宋太子妾室的女人身上...主角若想修复系统,重新变回男人,就得不断吸收别人的怨气...
北疯不冷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
[穿越][不圣母][杀伐果断][权谋烧脑][开疆扩土]主角:朱佑极穿越成大明战神的孙子,明宪宗的皇长子,母亲是万贵妃,天胡开局我爷爷可是大明战神猪骑朕,牛不牛众大臣,女真,日本,蒙古,朝鲜,世界各省………………众人:陛下真乃大明第二战神也!作者不会断更,但工作忙,希望大家支持,欢迎评论指正,有错必改,谢谢
皇爷